劉 璇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工作重點,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傳承黨開創的宏偉事業進一步明確了路徑和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校首先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重要講話中強調的“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容、形式、手段和機制”等論述,以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作為黨建工作的方向指引,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細落實,引領和保障高校改革發展。
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提出的“要加強組織領導”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這一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豐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強化主體責任落實。
一是根據不斷深入的從嚴治黨要求,細化制度設計,延伸制度觸角,覆蓋制度盲區。如制定了《學校黨支部工作細則》,以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規范組織設置的規則要求和程序,分類明晰教工、學生黨支部重點任務,確定支部書記、委員工作職責,細化了黨支部工作應踐行的工作制度,為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供指導和依據。二是提高制度制定水準,遵循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保證制度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針對性、操作性。如針對不斷嚴格的領導干部出國(境)管理、個人有關事項申報等方面要求,細化操作規范和實施細則。三是定期開展制度清理,結合上級黨的機關新出臺的相關制度規定,及時對本單位制度進行相應的修立廢補,與時俱進規范黨建工作制度。如根據新修訂的《黨章》及相關管理制度,及時修訂學校黨員發展工作細則。四是強化制度執行與落實,建立了“三級五崗”黨建責任清單、三級黨組織書記述職報告制度等,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杜絕搞變通、打折扣等現象,增強制度的權威性和執行力,確保制度落實落地、管用見效。
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提出的“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有關論述,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師生員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上下功夫,著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一是創新活動載體,緊跟時代脈搏,結合青年師生特點,引入官微、抖音等平臺,采用現場教育、歌舞、比賽、主題實踐等形式,在建黨周年、建國慶典、重大事件、開學畢業等重要時點,及時設計、組織有針對性的活動,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兩個作用”找準切入點,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師生價值觀的塑造和專業能力提升。二是改進教育載體,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網絡教育平臺等新媒體工具,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豐富學習素材和載體,定期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講座,組織參觀各種教育基地,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學、往心里走、往實處落。三是建設物質載體,建立黨史館、紅色教育基地、黨建活動室、主題教育廣場等,為基層黨支部、工會、共青團開展活動提供支持,密切黨群關系,增強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四是固化制度載體,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形成長效機制,堅持不懈錘煉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提出的“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和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要求,強化“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養,抓住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校企合作等著力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一是探索與合作企業共建黨建“實踐教育點”,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結合深度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職業道德與素養養成及工匠精神的淬煉延伸至合作企業,推動校企協同育人;共同舉辦“過政治生日·憶入黨初心”主題黨日、“學黨史·辦實事”科技大集等活動,形成了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二是創建黨建示范典型,開展“兩優一先”評選、設立“黨員先鋒崗”、舉辦優秀黨課展播等,引領帶動爭先創優風尚;按照設置合理、制度完善、運行規范、活動經常、檔案齊全、成效顯著的要求,培育黨建標桿學院和樣板支部,引領和推進高校黨支部規范化建設,以規范化推進標準化,以標準化促進常態化,提升黨支部按照黨內制度規定“自轉”的能力。三是積極搭建校內黨建工作平臺,行政黨支部與二級學院黨組織創立了“黨建合作社”,定期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共享黨建工作資源,共同研究解決基層黨建工作與學校發展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了“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為“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帶領團隊進行黨建研究、開展組織生活、結合崗位職責及工作實際開發“微黨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引領教改攻關等創造條件,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輪驅動,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落實。
把握黨內集中教育契機,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等工作相結合,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站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大國工匠的政治高度,結合實際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創造性地推動教育教學工作。
一是聚焦問題整改促組織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梳理黨建短板問題,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措施與進度,加強整改督查和問責,實行銷號管理。聚焦理論學習“上熱中溫下冷問題”,采取“班子成員帶頭學、思政教師輔導學、中心組研討推動學、多種形式結合學、課內課外深入學、校企合作共同學、分層分類培訓學”等方法強化理論武裝;聚焦黨支部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流于形式問題,提出機關黨支部、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方向和主題等針對性建議。二是推行“黨建+”模式,以工程化的思維和項目化的方法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把“黨建引領”作為重要標準,圍繞“黨建+課程思政”“黨建+專業建設”“黨建+科學研究”“黨建+產教融合”“黨建+社會服務”等制定實施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具體舉措,打造黨建特色亮點,為爭先進、創一流指引方向。三是實施“文化鑄校”戰略,將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構建了以“當好學生的鋪路石”為核心價值理念的“鋪路石”文化體系。將“龍職夢”融入“中國夢”,錘煉師生員工“踏實、承重、堅守和開拓”的“鋪路石”品格,將“自強有為,興業報國”的學校精神和“家國情懷、工匠品格、進取意識、卓越追求”的鋪路石精神貫穿于學校各項事業,當好學生的鋪路石,當好產業的鋪路石,當好民族復興的鋪路石。
“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高校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直接組織者,是學校黨委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的直接責任者,是高校黨建工作中最具有戰斗力的堡壘,不僅要有戰斗能力、組織能力、協調溝通能力,還要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進步。高校必須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設計黨建工作好抓手、搭建黨建工作新平臺、找準黨建工作著力點,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黨建工作品牌,將黨建品牌的建設成果更多體現在學校的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提升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上來,才能促進黨建工作不斷提質增效,更好擔當立德樹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