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公健 北京交通大學體育部
高?;@球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在力量、速度、協調性等方面的身體素質,也可以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大學生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對其個人成才和社會發展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從目前的高?;@球教學現狀來看,其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籃球運動中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籃球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個體的社會化以及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但從目前高?;@球教學的現狀來看,還有教師仍將教會學生籃球技巧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將教學內容停留在技術層面,而沒有將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人文教育目標納入教學體系過程中,也沒有將立德樹人作為籃球教學的終極目標,出現重教學、輕德育的現象。
一方面,當前我國大學生大多為“00后”的獨生子女,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十分寵愛,使很多學生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另一方面,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當前很多大學生不僅存在思想存在與社會脫軌、缺乏與社會交流的現象,而且所接受的集體教育不足,參加的集體項目也不夠多,由此造成其集體責任感不強,普遍缺乏足夠的集體意識。這些現象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在籃球比賽中不懂得謙讓,合作意識不強等。
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家庭、生活、學習和就業等等各方面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一壓力也不可避免的映射到了當地在校大學生身上。然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月全國教育大會講話時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1]因此,高校籃球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應將教學目標僅僅局限于使大學生掌握籃球的基礎知識、籃球技術等硬性指標,而是要將立德樹人這一時代使命貫穿于籃球教學工作中,著重培養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刻苦耐勞的品質、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就當前籃球教學中接觸的學生來看,相比于70后80后,當代大學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面對籃球訓練中的困難和比賽中的失敗往往出現較多的負面情緒,而且極不容易排解,極易造成發生心理失衡甚至抑郁的狀態。
籃球運動是當前我國大眾參與最為廣泛的體育項目,存在著許多思想道德教育的良機。作為的高?;@球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將籃球運動進行推廣,培養學生在籃球運動中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樹立終生健康的觀念,為我國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比較激烈的運動項目,對抗時難免會出現矛盾和沖突,因此,應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一是要在籃球教學中融入對抗的適度和容忍教育,讓大學生正確看待身體的對抗性,在爭搶中學會尊重對方,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規范意識和行為意識,讓大學生意識到籃球運動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和行為準則約束。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其團隊精神和全局觀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品質。因此在籃球課堂教學中,應避免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單獨訓練,這很容易出現個人主義本位現象,導致不能夠互相理解,進而無法較好地配合,教學活動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而是要培養集體意識,強調全局觀念,有意增加分組對抗環節,強調配合協作后完成投籃動作,著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成為當前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參加以籃球為主的體育運動項目對培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已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在籃球學習過程中,學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有助于克服和消除其憂郁、自卑、膽怯和自信心不足等一些不良心理品質[2];在籃球訓練中,著重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和不懼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在籃球比賽中,通過正確引導和教育,著重培養大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作風。
籃球教學是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高校籃球教學改革應將充分 利用籃球教學這一有效載體,將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貫徹到實際的體育教學工作之中。[3]
高校籃球教學的內容很寬泛,而且有其鮮明獨特的教育性,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步驟、有計劃的實施教育方針。具體來說,就是籃球教學內容不僅局限于傳授籃球技巧和提高籃球技能,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充分利用對籃球規則的學習和理解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性格品質,并有意識的培養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
立德樹人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籃球項目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而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籃球教學過程中,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的行為規范。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時刻將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親身的感受到規則的重要性、集體力量的強大以及拼搏的樂趣等,并通過積極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將籃球學習中所獲得的德育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籃球教學中,學生的行為表現是其思想品質和性格的真實寫照,學生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各種無意識的行為和潛在的意志情感都能充分表露出來。為此,高校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總結學生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通過細致的觀察、耐心的分析,發現學生存在問題并給予及時的教育和引導。例如有的學生在比賽中專注于個人能力和個性的發揮而忽視了與團隊其他成員的溝通與合作,作為教師要及時將問題反饋于學生,使其認識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其集體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總之,作為高校籃球教師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更優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