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旺勤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在傳統籃球的發展基礎和經驗的累積之上,一定要求新求變,與時俱進,讓籃球訓練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得到創新與進步,現代籃球技術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其訓練的過程和計劃,要以籃球周期為主,學員要適應長期的籃球訓練,在肌肉上產生長時間的記憶,只有重復不斷的加以練習,才能達到這一效果,本文圍繞著現代籃球技戰術訓練創新理論的發展展開論述。
在現代籃球技戰術訓練中,安排訓練和制定計劃必須要以籃球周期理論為基礎,籃球周期理論是長期的運動實踐總結過程中提出的訓練模板,它是基于人們對籃球訓練規律的深刻認知,現代籃球技戰術周期性訓練一般通過循環往復和周而復始的行動重復各個環節的訓練步驟,周期性籃球訓練理論的本質在于通過不斷的復習加深記憶,達到完整的訓練效果,周期性籃球訓練主要包括訓練課、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等不同的單元形式。具體而言,現代籃球技戰術周期訓練提出的根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概括:
第一個方面是訓練適應原理。訓練適應原理指的是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自身體能和外部環境之間的平衡,運動員需要在不同性質的運動負荷壓力之下調試自身,產生較為特殊的適應性生理變化。
第二個方面是競技狀態發展原理。競技狀態指的是運動員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如果能達到較為優秀的成績所必須要表現出的最適合的狀態,競技狀態的發展和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續不斷的連續變化??偟膩碚f,競技狀態發展原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具體的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狀態是初步形成階段,在現代籃球競技狀態的形成中可以分為形成競技狀態前提條件階段和初步形成競技狀態階段,形成競技狀態前提條件階段中的前提條件應當囊括有機身體水平的不斷增長,個人運動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及專項運動技術形成戰術和心理素質的培養;第二個階段的狀態是發展和保持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籃球運動競技狀態基本上已經形成,停留在發展和保持的階段,因此穩定是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球員在參加籃球比賽之前,需要場前熱身和自我調控,達到最佳的比賽狀態;第三個階段是競技狀態的消失階段。在現代籃球的運動訓練中,狀態消失階段只是暫時性的,這種消失并不會長期的存在,經濟狀態的暫時性消失,是為了迎接下一次的比賽任務,其主要目的是讓球員加快自我生理機能的調整與恢復。
第三個方面是疲勞和恢復原理。運動員在現代籃球技戰術訓練過程中,身體會承受明顯的運動負荷和壓力,容易產生生理性的疲勞,在疲勞和自我消耗的狀態之下,身體機能的運動狀態也會明顯有所下降,因此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要學會對體能合理安排,借助科學的訓練和身體機能恢復方法解決身心疲勞和壓力的問題,盡可能地把自己的身體機能快速恢復到正常的階段,這樣才能在新的籃球技戰術訓練中承受更大的負荷。
在生物學的角度,應激指的是人體對于外部刺激的一種傷心理綜合反饋,總體來說,應激反應首先應當評價為正面作用,出現應激反應可以避免球員因為過度訓練而不自知,導致體能消耗過大甚至身體衰竭,其次應激反應產生的過程可以有效激活身體內部各種細胞的動力和活力,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使球員快速適應下一場籃球競技的要求,對身體機能的免疫力也有增強的效果。
超量恢復理論指的是運動員在集體能量恢復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恢復能量超過消耗能量的狀況,這種現象就被總結為超量恢復,超量恢復說明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已經大多數適應了競技籃球的訓練要求,已經能夠適應未來更大能量的運動符負荷和體能消耗,身體已經做好了協調和保護機制的建立。
恢復理論基于身體之內每個器官的恢復速度不相同,最早的恢復系統是大腦和神經中樞,同時心血管系統和肌肉心理系統也參與到恢復機制的建設中,機體的功能系統是乳酸的能量來源,其中任何一個部分能夠快速得到這部分能量,那么這一部分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恢復原樣,當然在這其中恢復速度也受到某些硬性指標的影響,比如身體負荷量和恢復速度一般成正比,但是訓練質量和恢復速度卻不成正比,也就是說訓練水平越高,恢復速度越慢。除了恢復的速度之外,恢復的程度也是恢復理論的重要指標,在籃球技戰術訓練或者在籃球比賽準備階段,采用完全恢復的方式展開身體恢復是常用的方式,但是某些球員并不可能完全恢復,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允許不完全恢復的情況存在[1]。
肌肉訓練指的是運動員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要施加外部的影響才能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但是運動員在不同的情況下產生的反應也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肌肉訓練對運動員本身的能力要求比較大,因為要一直用相同的姿勢去練一個動作這樣才會產生肌肉記憶,但是運動員訓練時,肌肉記憶的發揮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階段身體會有靈活性的調整,在具體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要學會提高籃球戰術,調整好心理狀態,利用熱身環節來進行身體機能的調控。在每天長時間的不斷訓練之下,運動員不僅要提高球技,還要掌握心理素質,不免會在訓練的過程中產生較大的疲憊感,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之下,身體的運動反應程度會直線下降,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之余,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鍛煉時間,保持體能,同時運動員在某些情況之下還要恢復疲憊狀態,在參加籃球比賽之前才能更加穩定地發揮自己的實力[2]。
運動員在現代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籃球戰術練習,最典型的是攻手和主攻手之間的練習,二者之間只有相互對立才能促進籃球運動技能的發展,只有具備較為強大的進攻能力,才能為后續的比賽打下基礎,球員之間相互幫助,讓球員的防守和進攻能力更強,不同的球員的戰術法則有很大的差別,訓練過程中不僅要保持團隊的核心性,還要在某種基礎之上突出個人的優勢與專長,因此教練在現代籃球技術的訓練中要給予個人運動員更大的空間,加強個人能力的凸顯[3]。具體而言,在現代籃球訓練中要利用時間和空間的形式,為對手造成約束,加強時間對抗,取得球場比賽的主動權,在激烈的籃球碰撞當中擾亂對方的傳球,現在籃球技術訓練中通常會發生肢體接觸和身體碰撞,身體碰撞一般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主動碰撞,第二種是被動碰撞,主動碰撞指的是運動員在籃球運球或傳球的過程中和對方的雙手發生肢體接觸,被動碰撞指的是對手和自己發生碰撞,主要表現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用力的頂住對方,保持技術的平穩發揮,因此在現代籃球訓練過程中,運動員要學會加強自我保護,因為球場上由于比賽的激烈性發生肢體接觸的概率比較大,碰撞程度也比較激烈,要盡可能的在訓練中避免肢體發生強烈碰撞,在籃球運球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用假動作加強技巧的變化,用靈活的姿態應對球場的千變萬化,穩定發揮技術,贏得比賽勝利[4]。
防守理論需要運動員在比賽過程當中靈活運用發揮作用,防守和防守區域是這一理論的關鍵點在籃球運球的技巧和戰術實施方面,通過防守理論的運用來取得比賽的勝利,最關鍵的是運動員要采用完整的防守技術和防守理論建立防守戰略體系,根據比賽賽場的規則和局勢發生不斷的改變,通過靈活性的調整加強團隊的協調性,要重視集體行動的效率,靈活面對對手,以變化自如的心態打下良好團隊意識基礎,發揮基礎防守技術的優勢,通過籃球球機的攻擊性完成有效的防守,達到最終目的。
機動進攻戰術的靈活性比較強,它是由1個人強攻和2~3個人的隨機配合構成的固定戰術,人數增多,特征與優勢較為明顯。第一是戰術精簡化。這是以球員個人良好的戰術意識和高超的技術為基礎的,幾個球員可以憑借的幾個核心的攻擊技術,形成的快速攻擊體系,動作不多但招招致命。第二是主攻與2~3個人展開技術配合,它強調的是局部的優勢,以“點”作為突破口,形成以點帶面的形式。因為進攻的點不固定,所以幾人之間的配合相對自由靈活,攻擊路徑穩準狠[5]。
時空對抗是現代籃球技戰術訓練的理論突破,它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對手形成制約優勢,從而讓比賽方獲得主動的局面,這是一種新型籃球運動技巧的體現。時空對抗理論的四個要素是時間、空間、碰撞和保護,時間指的是運動員通過快速位移和技術速率的提升來爭取時間爭分奪秒,運動員在不同的方向比對手更快速的移動,擺脫對方的圍追堵截,還能夠獲得主動進攻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時空對抗技術的運用主要以速度發揮其優勢;空間指的是籃球比賽中運動員能夠在地面上和空中距離上占據絕對的優勢,把握空中的優先權,比如過早起跳搶占地面位置,不同的籃球訓練戰術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相互轉化;碰撞通常可以分為主動碰撞和被動碰撞,這一理論在上文已經敘述。保護是現代籃球運動中具有積極因素的成分。一名合格的籃球運動員需要在運動的時候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出自我保護的動作。如果面臨對方的惡意碰撞或激烈碰撞,則需要保存體能,包括自己的肢體安全,才能獲得后續穩定技術發揮的空間。除了時空對抗理論之外,常用的籃球訓練技術還包括綜合多邊防守等[6]。這些籃球技戰術訓練的技巧和策略都有利于籃球訓練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現代籃球技戰術訓練在多元化理論的支撐之下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運動員只有把握技戰術訓練的原則和科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節約體能,取得比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