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亞洲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體育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體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建設體育強國的背景下,體育文化正日益成為新風口、新賽道。很多學者對體育文化提出了不同解釋,旨在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解釋體育文化的內容。高等學校是文化形成和傳播的主要場所,加強高等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為健康培養學生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工作聚焦“十三五”規劃發展要求,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體育精神,豐富體育文化表達方式,在堅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前進。新時代高校體育文化被賦予了新的活力和意義,在推動校園文明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以健身、娛樂、探險等多種文化形態展現,而且將其活力注入心理健康、精神追求之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緊扣時代變化,順應時代需求的發展路徑。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在建設體育強國的過程中,體育文化被賦予新的意義和地位,并在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周愛光,宋亨國在《對體育文化內涵的思考》中提出“體育文化是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現象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在論文中從多個角度解釋了體育文化的內涵,并且對體育文化概念的外延做了補充。他指出“體育文化是體育人文精神的客觀表現;體育文化是其創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觀表現”等主要觀點。陳媛媛、馬小平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提出“高校體育是生產和傳播體育文化的中轉站,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高校體育文化的含義進行了解釋。同時從六個方面論述了高校體育文化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最后提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主要包括: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校園體育意識文化建設等觀點。龔德貴,毛治和,吳步陽在《論體育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中指出“體育文化不應是對體育科學或體育社會現象的簡單概括,不應是一個學科群的概念,而是以體育意識為其研究對象,以揭示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文化選擇趨向對體育演進的影響為其研究目的,綜合了全部體育內容的一個廣義的概念,介于文化與體育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對體育文化概念進行解析,同時分別從加強媒體宣傳力度;重視課外體育活動;組織體育知識講座;組織觀摩體育比賽;加強學校運動建設等措施論述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體育文化是指人們利用身體進行活動以改造客觀事物、在調節自身、在協調群體關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征、生活風格和民族形式。從宏觀上來看,體育文化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需要,將身體活動轉換成一種具體表現,來獲得認可,形成具有特定意義和價值的文化。從狹義上來講,體育文化是將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賦予一種文化內涵,具體表現出的一種文化活動。高校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在相互影響、融合、滲透中不斷形成的一種文化內容,它在學校特色、時代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下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和價值。從內容上來講,主要包括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環境、體育教學以及體育價值觀念等。體育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培養學生和文化創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已逐步被重視,利用高校體育文化的影響,抓好體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已成為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
1.高校體育文化促進體育精神的形成
黨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高校體育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分支,是體育是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勁力量,體育文化價值觀的表現就是體育精神。高校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通過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促進體育精神的養成至關重要,強身健體是根本,精神引領是核心。在高校教育過程中,促進體育精神的形成,是當代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種內在動力。從國家層次上來說,建設體育強國需要弘揚當代體育精神,以提高綜合體育實力,為祖國爭取更多的榮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從社會層面來講,體育精神引領社會大眾更多的參與體育鍛煉,形成舉國體制,增強社會大眾的身體素質,在追求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時,提高精神層面的滿足;從學校層面來講,體育精神激發學生敢于拼搏,樂于奮斗的動力,鼓勵學生向著科學求實、團結協作的方向努力。高校體育文化促進體育精神的養成,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發揚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當下高校學生的使命。
2.高校體育文化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注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要順應學生的發展特點,將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融入校園文化。體育文化的內容之一就是鼓勵學生到陽光下去運動,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通過身體活動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相關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夠讓人體產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用來滋養和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利用運動做出的改變是一種特定的方式。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可以調整自己的焦慮、緊張和抑郁等情緒,不同的體育項目對學生心理作用效果不同,無論是比賽、鍛煉還是一般的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不斷地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偉大事業,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陽光體育文化中,是落實“以生為本”的重要舉措。
3.高校體育文化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講好體育故事,做好體育宣傳,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讓高校學生在文化熏陶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在體育競賽中,學生要按照規則完成活動,不斷地刷新紀錄和超越自我,強化學生的規矩意識和競爭意識;在奧運冠軍事跡宣傳中,講好冠軍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在素質拓展中,通過完成設定的任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團隊配合的主動意識;在體育課學習中,培養學生達成目標的成就感等。開展好體育文化建設,以正確的行動培養高校學生的思想品質,夯實學生的思想基礎,以增強學生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1.加強體育課程建設,加快體育文化人才培養
高校教育要重視體育文化建設,制定跟學校特色相適應的體育文化發展規劃,在課程設置上著重提出體育文化建設的目標,在體育教學過程落實體育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在課程內容上要突出體育文化的價值,通過合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價值觀,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并從中獲取知識、技能、素質以及參與感。同時,相應的開設體育新聞以及體育營養等選修課,讓更多的體育文化融入學生高等教育之中,從而推動體育文化建設的新方向。除此之外,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技巧,將授課內容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將體育文化以具體的行為要求影響學生。在高校體育研究項目中,鼓勵學生參加體育方向的研究,通過科研工作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
2.豐富校園體育活動,宣傳體育文化
高校要積極開展體育活動,豐富和創新形式,推動體育文化在校園的傳播。為擴大體育活動的影響力,主辦方除了做好主體賽事的組織和運行外,還應突出體現體育活動的文化功能,注重體育活動開閉幕式的內容和儀式感。另外,在體育活動中舉辦體育報道、體育攝影、體育項目的發展歷史等展覽,增強參與者和觀賞者的互動,進一步突出體育活動的校園價值和文化功能。因此,學校除常規教學外,可鼓勵學生走出宿舍、走進操場,參與校園體育活動,加深對體育精神的認知和體驗,對學生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
3.夯實宣傳工作,加強體育文化陣地建設
發揮高校宣傳平臺,有力打造體育文化陣地,進一步將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融合,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在網絡平臺上的發展。高校各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應該挖掘跟學校特色相關的體育文化,鼓勵傳播校園體育文化,加強科技支持,打造“校園體育好故事”。給予承擔體育教育的學院資金支持,建立體育文化體驗館,通過AR、VR等科技技術讓更多的師生員工參與進去,感受體育的魅力,感受體育文化的渲染。在高水平的體育院校,可以設立體育名人館,將其檔案和重大賽事成績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高??梢灾谱饕恍┙∩硪曨l提供給在家隔離的師生,通過科學的鍛煉來增強免疫力和自身體質。然后通過轉發視頻促進體育文化的宣傳。
高校體育文化需要協同支持和配合,高校職能部門要給予支持,抓好體育文化建設,完善體育發展相關的配套設施,為體育文化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無論在任何時候,體育文化都應該被重視,它應該融入高校教育當中,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門。高校體育文化應該以一種健康、活躍的姿態向前發展。要從“以生為本”的視角度去審視體育文化,充分發揮體育文化帶來的社會價值和培養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發展、體育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