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蓮
(重慶市萬州區漳周中心小學 重慶 萬州 404100)
習作教學很重要。說到重要,是因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表達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是我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同時,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綜合性的體現。
可是對于農村小學寫作這一板塊,尤其讓人揪心。我從教30年來看到各種各樣作文的亂象:有讓學生背作文的,有讓學生抄文的,也有仿寫的……許多學生說到作文就感覺厭煩的,討厭的,感覺頭痛的……仿佛覺得作文就是一只攔路虎。
針對這些現象,我在農村小學,進行多種形式的嘗試,發現做好低段寫話訓練非常重要。通過實踐,自我感覺效果很好。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的學生都愿意寫,喜歡寫,樂此不彼的寫,津津有味的寫。
下面我就農村小學低段寫話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
語文老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語文,尤其是喜歡讀書,課內課外,學生愿意不厭其煩的讀。
1.1 準確掌握字詞,掃清學生寫作的障礙。
a過好拼音關:每教一屆學生,不管這個班,人多人少,我都會讓每個學生的漢語拼音真正過關。因為只有這樣,她們才真正打開學習字詞的第一關;不。
b過好識字寫字關,先準確掌握每一個獨體字,以及每一個字的筆畫順序,因為只有準確掌握了獨體字,學生在學習合體字的時候就會非常輕松,對學習生字生詞就沒那么排斥了。然后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自主識字。
1.2 通過讀書,邊讀邊識字,盡量減少學生單獨識字,讓他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并積累詞語,邊讀邊勾畫,其實這樣比單獨識字錯別字要少很多。我以為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有利于學生理解,便于以后運用。為什么我要強調識字,寫字的重要性呢?如果把作文比作砌房子,那么字和詞,就像砌房子中火磚、鋼筋混凝土一樣是構成房子的基本材料。
1.3 讓學生有滋有味的讀書,教會學生邊讀邊產生畫面感,這為以后學生寫作時,會浮現在一幅幅畫面,從而會有源源不斷的思緒產生。
1.4 準確教會學生的各種標點符號的運用。標點符號就像砌房子時的石灰、水泥,能起到連接作用。
2.1 按時間順序進行句、段的練習:早上,中午,晚上;先,然后,接著,最后;開始,然后,緊接著,后來。
2.2 進行并列句式的練習: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有時……有時……有時……
2.3 讓生進行方位順序的練習: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高到低;從近到遠;從左到右……
3.1 首先教會學生怎樣觀察一幅畫面,利用方位順序來進行觀察,找到這一幅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先讓學生自己說,然后老師根據學生說的做一些補充和調整,最后在學生都看懂了圖畫的意思后,讓學生自己動筆組織語言,進行實際練習。不是有人說實踐出真知嗎?
3.2 孩子們自己寫,寫完后讓他們自己大聲的讀出來,然后同學之間再互相讀,一些簡單的問題在讀中就可以發現了。(要知道孩子對別人的錯誤是一點也不會放過的)至少他們能檢查出讀得不通順的地方,以及錯別字。通過自改和互改的方法,對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非常有好處。別看,孩子們很小,其實就這樣一次一次的訓練下去,由扶到放,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會一步一步地提高。最后老師再修改,通過學生寫話的水平,在班上進行表揚和鼓勵,盡最大可能的保護孩子們的寫話欲望,最終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4.1 農村孩子,雖然對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不多,但周圍能供寫話的材料不少。根據不同的季節,我會讓孩子把相應的水果,帶到學校來,一同觀察。從看(看外形,看顏色),聞(聞氣味),邊看邊聞時想到了什么?看,聞,想交流后讓孩子提筆寫這一段。
4.2 大部分同學完成后,進行嘗的環節,這個環節學生大多數學生很興奮,也是最開心的環節。老師一定要控制好節奏,讓他們想吃又吃不到,必須仔細觀察后才能夠享受美味。先看果肉的顏色,再聞氣味(可調換),接著是嘗味道,嘗完后大家交流,(交流環節老師要營造氣氛,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讓學生讓說,開心地說),老師相機補充、并板書部分與寫話有關詞語。學生根據觀察順序以及提供的詞語,進行第二部分的創作。
水果寫了,有蔬菜,蔬菜寫了,有鮮花,鮮花寫了,有靜物(如文具盒,鬧鐘……)
4.3 尋找一些小孩子都喜歡的游戲,邊玩邊寫。如:孩子們喜歡的吹泡泡;老鷹捉小雞;喊數數抱團;踩影子……方法同寫水果差不多吧。現玩再寫。玩只是引子,寫才是目的。
這個練習對低段孩子非常重要,低年級孩子正是天真浪漫的季節,思維活躍,想象天馬行空,抓好這個環節,對孩子中段和高段的寫作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訓練寫童話的形式多種多樣:首先是讓學生讀童話一一,初步感知童話的特點;講童話一一進而體會童話的特點;憶童話一一深入了解童話特點;最后嘗試寫童話一一運用童話知識進行創作。
5.1 聽童話,寫童話。師生講童話,可以是錄音播放。然后學生根據所聽把童話寫下來。(不一定一字不漏,可添可減,只要合適就行。)這種方法在起始階段效果尤為顯著。
5.2 看畫面編童話。首先觀察單幅圖編童話,然后是多幅圖寫童話。
5.3 看實物編童話。童話的寫作對象很廣泛,觀察橡皮、尺子、鉛筆以及文具盒里的一切東西都可以作為寫作對象,在寫之前必須先弄清楚每一種文具的特點及用途,然后進行童話編寫;觀察粉筆黑板黑板擦以及桌子窗簾教室里的東西都可以作為童話編寫的對象;觀察動物、植物寫童話……一句話,打開學生寫作對象的思路,讓學生有寫的。
5.4 聯系生活實際編童話。其中3點和4點在不同年段都可以運用,低年級相對少一些,要求低一些。一切以保護孩子樂寫,愿寫為前提,為中年級寫話作好鋪墊。
總之,一年級下期,二年級上下冊我都會不定時的進行不同形式的寫話練習。(因為從一年級下期,我班的孩子已經具備初步的自主識字能力,時間用于識字,寫字的時間相對較少。用于寫話訓練的時間相對較多)。真正做到讓孩子們有話可寫,樂于寫話,樂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