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平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吉林 長春 130000)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閱讀教學,還要重視課外閱讀學習,使學生可以融會貫通,將閱讀能力融入寫作能力中,以此不斷激發(fā)自身的閱讀興趣,優(yōu)化寫作技巧。但當前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并不理想,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培養(yǎng)他們作文能力的不斷提升。
1.1 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落后,教學模式也相當固化,只注重開發(fā)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忽略了開發(fā)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各方面原因都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積極改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時俱進,采用新課改后的新理念與新方法,不斷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1.2 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認真審題,提筆就寫,往往在還未真正明白題目要求、理解片面時,就已經(jīng)下筆開始寫作了。這就導致整篇文章或跑題,或頭重腳輕,或側重點跑偏。這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寫作時一定要提高注意力,認真身體,注重細節(jié);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真正讀懂題目。
1.3 一些小學生寫作水平較低是因為缺乏寫作素材。沒有知識的積累,腦海空空,無法對景色、人物展開更美妙的描寫,缺乏審美性。因此,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要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補充自身的寫作素材,使學生“下筆如有神”,更好地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
2.1 引導小學生感悟文字內(nèi)涵。很多學生道德寫作水平無法提升,是因為在寫作時通常采用不加修飾的文字將自己的所見所感直白表述,而沒有對文字進行修改與潤色,沒有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因此,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提升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就要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積累素材與優(yōu)秀詞句段落的過程中注重感悟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時認真感受名家字里行間產(chǎn)生的優(yōu)美意境,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感受文章在精神與技巧方面的雙重魅力,不斷在感悟中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激發(fā)寫作興趣,并使其可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1]。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白鷺》這一篇文章時,對于白鷺,作者寫道“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作者郭沫若通過簡潔而優(yōu)美的描述,將一只美的無可方物的白鷺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會將白鷺比作一首詩?這種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帶著疑問,讓學生深入思考,仿照這種比喻手法描述另一種事物。在這過程中,不僅學生的閱讀能力會有所提升,其寫作興趣也會被激發(fā)。
2.2 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寫作訓練。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語文知識水平也很局限。多方面的不足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實踐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不能將作文題目布置的過于限制,使學生無從下手,不僅限制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也會使他們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影響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雖然命題式作文同樣重要,但教師要多設置一些開放性命題作文,使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得以發(fā)揮,激發(fā)自身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2]。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諸如此類的命題式作文。讓人印象深刻的可以是任何人物、事物、景物等,使學生在寫作時可以選擇自身感興趣的題材,使作文更加生動,有話可說,更好的進行想象與思維的創(chuàng)新。
2.3 拓展學生名著閱讀。“言之無物”是導致小學生作文水平無法提升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語文知識素材積累,肚子里沒有墨水,只能寫出“流水賬”。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還要不斷引導學生多接觸名著,與名家對話,進行高效的閱讀拓展,深刻理解名著的精神內(nèi)涵以及表達技巧、寫作技巧,為自身的寫作做提供充足的文學素材,有效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3]。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習作:故事新編》這一寫作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中國以及世界名著,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與思考,并創(chuàng)新思維開展故事新編,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熱情,有效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的質(zhì)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與課外資源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模式,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不利于小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的因素,為小學生補充充分的知識素材,使小學生自然而然的做到“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