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冰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第四中學 廣東 廣州 510900)
語文作為初中甚至整個學生生涯的一門重要學科,具有輔助性和人文性這兩項主要的功能。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進行有效的融合,其多媒體技術、遠程教育資源、智慧課堂、微課等多種具有現代化的教育功能,為教師教學的創新改革奠定基礎。因此,在現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結合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不斷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較,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主要有以下三點優勢:第一,優化教學方法。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廣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夠采用板書式授課,無法展現出新時代背景下語文教材當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最終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正在發展思維的中學生來說,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無法使學生對知識有深刻的認識,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困擾,對于優化教學手段和內容都有一定的幫助。[1]第二,活躍教學氛圍。采用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融合的手段,能夠有效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積極性。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呈現的死氣沉沉的教學現象,通過對學生進行視覺和感官上的刺激,使靜態的課堂轉變成為動態,對激發學生積極性有很大幫助。第三,拓展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對教材的知識進行全面的拓展,與傳統的教學書講解相比,互聯網的應用為教師教學內容的拓展奠定了基礎,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2.1 采用翻轉課堂,優化教學情境。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應該將翻轉課堂這一教學形式作為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策略,在此基礎上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在課前或者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掌握知識,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授課,而課堂就成為了師生之間合作探究、解答疑惑的場所。翻轉課堂就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了課堂的教學情境,有利于課程的高效提升。[2]例如:在學習《木蘭詩》這一課時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剪輯軟件,比如Pr,為學生剪輯出木蘭詩的核心知識,并且在課下引導學生觀看,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之后,在課堂上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鞏固,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2 巧用智慧教育,拓展教學內容。所謂的智慧教育,既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教學資源進行集中管理、實時監測、科學分配,對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采用智慧教育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多樣化的互動式、體驗式教學,還能夠隨時隨地的共享優質資源,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便利。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構建智能的教育環境,并且實施智慧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進行精準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反思,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智慧教育的基礎上實施遠程教育,借助遠程教育平臺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優質的教學資源,從而拓展教學內容、豐富學生視野,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
2.3 借助微課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教學形式的束縛,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上,借助微課資源進行教學,能夠提升教學效率。眾所周知,語文教材當中所蘊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了掌握基礎語文知識,還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3]微課的有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的步驟,讓學生感受到新鮮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使課堂的高效性展現出來。例如:《蘇州園林》這篇課文向學生展示的是蘇州園林的設計特點以及建筑的美妙,由于很多的學生都只是通過教材對蘇州園林有概括性的了解,沒有真正的見過蘇州園林的模樣。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讓學生觀看蘇州園林當中的亭臺樓閣和花草樹木,從細節處感受到我國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術,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巧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信息化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