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瓊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第三小學 廣東 英德 513000)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或者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它能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高效率、效果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本文結合實際,就讀寫結合的高效課堂對小學語文進行分析建議。
閱讀是一種人類行為,它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得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它也是一種腦力勞動,通過思考了解所看到知識、認識知識、熟悉知識、運用知識。而我們所想要構建的小學語文高校課堂就要在繪聲繪色的讀這一方面要下功夫,那么關于讀又有哪些可以讀呢?
例如:在小學時可以閱讀一些班里的校報,看一些網上的廣告,初步了解一些實事,為以后的寫作奠定材料素材基礎,在這里我建議閱讀時應該是快速的瀏覽;而對于一些古代或者近現代的文學作品則應該選擇仔細琢磨的觀看,認真體驗當時的作者感情和人物感情,達到情感互溶的境界,這樣你便能很快的得到思想上的提升,當然這些文學作品,我們要借鑒學習的不僅是它文章的內容,更多的是它的修辭和韻律,這對我們的寫作技巧和能力有很大的意義,就像在上課時老師講的那篇《將相和》,通過多媒體展示當時的背景視頻和網上話劇,使之充滿了情感,然后在背誦聽寫時將會起到很大作用;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對于一些深奧的經典著作,要像讀普通的文學作品一樣的仔細琢磨,每個人對于經典都有著不同的見解,可以上網查詢,畢竟網上的知識很多。若以閱讀理解效率的高低為標準的話,一般的閱讀可分為“精讀、速讀、略讀和泛讀”四類。對于這四類我們在閱讀時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火候。[1]
寫作是人運用語言文字符號以記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實現交流溝通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在我們的各個領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寫作大概是語文考試背后的大幾十分的作文,是自己小心翼翼的日記,是記錄生活的便簽。在小學的寫作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例如:(1)目的性;(2)創新性;(3)綜合性;(4)實踐性。首先,寫作要有一定的目的,我們拿作文來舉例,老師要指導學生審好作文的寫作要求,明白要寫什么。然后其創新性是指文章具有煥然一新的效果,可以深入思考課文中的《獵人海力布》。接著就是綜合性,它指多方面的完善,有利于把事務綜合起來思考,使事情變得更為簡單。最后便是實踐性了,有句話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凡事都得實踐,絕對不能動腦不動手,只停留在思想的境界,這樣的習慣是最為不好的。[2]
3.1 以讀導寫,以寫促讀。在教學中要抓好閱讀教學,明白其教學是作文的基礎前提,就像我國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要腳踏實地的練習,堅持實效,最后的結果一定很明顯。我國特級教師于永正也認為:“當學生讀出來文章的妙處,小到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大到篇章結構、文章的立意,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才算真正的語文課堂”,其實上課并不枯燥,枯燥的只是自己不想閱讀思考的腦袋,當自己像一篇文章中一股腦地鉆進去時,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學習的閱讀過程是美好的。[3]
3.2 專題訓練,分層設計。在每個單元安排不同的讀寫練習,通過差異性更能突出表現其高效率,讀有所讀,要逐步將閱讀、思考、練筆結合起來。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設置不同的差異性訓練,發揚小班教學中的單個不同講解,實施不同教學方式,針對性解決問題,高效率解決問題。
3.3 融合感情,強調真實。在語文的學習中,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知識與人物的情感融合,通過了解所學習的背景,就可以很容易明白讀懂。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教學,細心體會,緊緊抓住作者的情感發展變化,這樣才更能給學生講懂講透,更容易使學生明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個循環便有著高效率的身影。
例如:教學者在講《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時,可以先在理解課文時融入與自己母親的情感以此來加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使得教師在課堂上更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得學生更容易帶進課文,理清課文的中心思想與情感,使課文與學生達到情感共融的效果,同時,來實現教師在課堂的高效,并且還可以在課下進行練習小測,達到讀寫結合的作用。
讀寫結合要講究策略,教學者在實踐中積極研究探索,將讀寫結合起來,認真落實在課堂中,提高課堂的高效性。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要想學好其他的,就必須先學好語文,有好的地基,才能建好聳立的高樓大廈,語文的學習是任何時候都萬不能落下的,相信堅持高效學習語文之后,你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