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襲壟 黃智榮 賀康樂 曾德超 謝海峰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婁底供電分公司
水府廟水庫建于1958年,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大都地處偏遠山區,每年主汛期下游10多個村將近6000畝稻田遭洪水淹沒,溪口庫區21個村承擔了水府廟庫區50%的移民安置任務,經濟補償很少。由于交通閉塞、生存環境較差,庫區經濟一直發展緩慢,近年來為保護水庫水質,維系庫區生態良性發展,網箱養魚等傳統漁業被取締,并嚴令禁止溪口庫區群眾從事畜牧養殖業和大規模開發,造成當地人地矛盾突出、社區環境復雜。由于歷史原因,庫區群眾普遍認為自己為水庫和電站建設做出的犧牲和貢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要在用電方面得到補償。用慣了“免費電”的村民態度蠻橫,民風彪悍,數年間造成數起影響惡劣群體性事件,相鄰村鎮也開始跟風效仿。供電公司多次免費為庫區進行村網及戶表整改,均遭到了村民的暴力抗拒,造成當地電力設施陳舊,供電質量差、停電現象突出。庫區遺留問題成了鄉村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優化、村容村貌改善的攔路虎,解決庫區遺留問題勢在必行。
一是聚焦多維融合構建社會和諧關系的需要。庫區歷史遺留問題嚴重影響當地供用電秩序,影響政府依法執政,電力設施的破壞和竊電主體日趨多元化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影響企業生產和居民正常生活,政府、企業、村民三方關系緊張,阻礙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
二是踐行社會責任確保用戶人身安全的需要。庫區無序用電影響當地村民用電質量,安全隱患突出,因遲遲未進行改造,造成線路絕緣化水平低,掛鉤用電現象普遍,近年因用戶違規用電造成多起火災,觸電致殘2人。而強行私拉亂接、隨意掛鉤用電更造成了數量龐大的用電安全隱患,安全有序的用電環境亟須確立。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需要。庫區電網改造升級受阻,電力設備老化嚴重,居民長期無節制地超負荷用電、無序用電,導致電力設施不堪重負、故障頻發,尤其是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增加,變壓器和線路因過負荷燒毀時常發生,當地居民反響強烈。各類違法用電行為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供電企業承受巨額損失的同時,也阻礙當地經濟建設發展。
1.加強溝通,爭取地方黨政支持
面對重重困難,婁底供電公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抓住主題教育“核心期”、掃黑除惡“關鍵期”、湖南電網“再造期”等三個重要窗口期,積極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得到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供電公司與地方政府就全力推進溪口庫區用電秩序整治、助力庫區鄉村振興達成共識。
2.系統謀劃,構建強大的整治工作體系
供電公司主動作為、真抓實干。舉公司上下之力,以最快速度高效響應溪口庫區用電秩序整治工作需求,從人力、資金、技術上全面提供保障。成立了以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公司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統籌負責、全面參與,充分發揮方向引領作用。下設整治工作組,明確專業部門職責,營銷、運檢、項目管理中心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工作組全天候駐點溪口供電所協調、指導整治工作,負責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分解、跟蹤、督辦及重要問題協調幫扶等。
3.過程管控,定期督導整治確保目標完成
供電公司將溪口庫區整治情況納入公司周例會重點管理事項,實行全過程管控。公司總經理親自部署,聽取專題匯報并督導整治工作。為解決溪口供電所整治期間人力資源短板,供電公司出臺《雙峰縣溪口庫區用電秩序聯合整治工作方案》,形成“每周一調度、重大事項專題調度”的聯系機制,工作進展實行“日通報、周管控、月總結”,各項工作圍繞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全面推進。
1.政策保障,解決居民用電補助
庫區用電秩序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鎮政府專題研究當地居民生活用電補助電量分解到戶有關問題,結合實際重新明確補助方式,每年12月前鎮政府將補助電量分解到戶的清冊加蓋公章提供至供電公司,如未如期提供,則按前一年的標準執行。
2.防控結合,打造警電聯合網絡
警電協同穩妥處置阻工事件。供電公司與縣公安局、鎮政府協同配合,依法嚴厲打擊整治過程中存在的尋釁滋事違法行為,穩妥有序處置阻工事件,組織公安干警與鎮、村干部共50余人,在網改入場時積極開展矛盾化解和勸阻工作,勸散圍觀群眾300余人,依法傳喚3人,訓誡2人,現場阻工得到有效處置,確保了網改施工進度。
重拳出擊依法打擊違法用電。公職人員偷電和不配合用電秩序整頓及稽查的,由政府主管部門采取強制措施處理,情節較輕者予以經濟處罰,情節嚴重者移交公安部門;內部職工一經查處,情節較輕者予以經濟處罰并待崗,情節嚴重者解除勞動合同;黨員一經查處,由相關主管部門在年終黨員評定時按不合格黨員論處;對竊電釘子戶、竊電大戶,地方政府、公安、行政執法隊伍均表示堅決打擊處理到位。
3.宣傳在先,營造整治濃厚氛圍
強化宣傳發動,形成強大的宣傳攻勢,制作跨村級公路宣傳橫幅懸掛在庫區內主要路口,出動宣傳車每日繞庫區開展宣傳,撰寫通俗易懂有震撼力的宣傳標語,精心選取刷寫地點進行粉刷,定期發送用電整治宣傳短消息至庫區居民。地方政府派駐6個工作組進駐整改村,協同村干部逐戶上門開展政策宣講及銜接溝通。在婁底日報、國網湖南電力微博及紅網等多家媒體開辟整治宣傳專欄,定期刊載整治信息,聯合婁底日報、新湖南等重要媒體正面報道地方政府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深入推進溪口庫區用電秩序整治的先進事跡。
1.用電秩序整治與網改施工同步推進
按照“整治工作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用電秩序整治與網改施工同步推進”的原則,集結全縣施工力量,倒排工期,促成政府人員全程駐守施工現場,各村施工前進行宣傳入戶、村委動員、釘子戶警示“三到位”,強化保障措施和震懾力量。同時還從調研庫區鄉村振興入手,政企聯動進村逐戶走訪,通過與群眾促膝談心,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急、所怨,疏導村民對網改的抵觸情緒。當地村委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正式告知網改開工時間、改造范圍、改造地點先后順序,確保村民積極配合開展工作。
2.“集中火力”掃尾“最后一戰”
前期環節“分兵作戰”,供電公司調配三支施工隊分別進駐庫區,村委全程參與協調,按實際需求安裝抽水電表,逐戶解除私拉亂接用電線路;敏感對象“露頭就打”,“一對一”緊盯敏感人群,耐心勸解,做好預案,一旦發生阻工行為,迅速調集力量排除干擾;重點區域“集中火力”,把靠近臨縣、矛盾集中的村作為掃尾工作“最后一戰”。
3.創新安裝模式,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根據庫區常年來竊電次數頻繁、竊電手段成熟等實際情況,為杜絕網改施工后掛鉤竊電和戶表竊電情況,供電公司大膽決策創新施工模式“導線絕緣化,電表高高掛”,將網改整治村進行臺區全線路絕緣化改造,電表更換為智能表后高高懸掛在搭火電桿上,消除了因絕緣破損帶來的人身觸電安全隱患。
1.群策群力,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良好工作氛圍
結合庫區用電秩序第二階段整治,全面梳理電費回收、臺區線損等存在的問題,明確各項工作的目標任務、實施舉措、進度安排和責任人,形成《庫區指標攻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采取“組織保障、過程督導、宣傳發動、對標評價、激勵約束”管控機制,該鄉鎮各項業績指標突飛猛進。
2.柔性發力,普及“電力是商品,用電需繳費”意識
供電公司秉持先易后難的原則由受影響村到淹沒村核心區域逐步推進,打出“先遠程溝通,后上門協調”“先優質服務、后電費催收”組合拳。根據遠程溝通內容,針對共性的拒交理由制定三類催收策略。
因戶施策、精準催費。對在田地干農活的用戶“隔空喊話”,對躲避催收人員的用戶通過左鄰右舍“旁敲側擊”;對以“電表不準、過快”為由拒交電費的用戶軟磨硬泡,講解電力法規、電價政策,建議采取及時關閉待機電源、更換耗電電器等節電措施,日夜蹲守、風雨無阻、逐戶攻破。
誠心以對、感化收費。借疫情期間開學推遲契機,聯合工作組針對學生群體鉚足馬力宣傳電費收繳政策,開展用電宣傳,為客戶答疑解惑,促使學生給家人輸導社會公平原則,樹立“電力是商品,用電需繳費”意識,營造按期繳費和預存電費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村村響、村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服務進萬家”走訪活動等平臺宣傳拒繳電費將納入征信的不良后果。
3.“堵、梳”結合,完善臺區降損長效機制
深入村組臺區細找“癥結”,抽調公司業務骨干分組稽查,在整治的村組范圍查清無表用電、私拉亂接、偷竊電戶主的基本情況,分村建立臺賬。電力執法隊伍、鎮政府、供電企業三方聯動,全面開展反竊查違行動,公檢法司與當地政府懲教并舉,優化整治環境,凡上年出現過兩次及以上竊電的用戶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對其電量、電費按月跟蹤,每兩個月至少開展一次現場巡查,特別是持續竊電的嫌疑戶,進行“快、準、狠”打擊,形成強大威懾。
通過構建遺留問題解決的機制、大力推進電網改造升級、持續開展用電秩序整治,庫區群眾用電需求切實得到保障,戶均用電容量遠超全縣人均水平,庫區群眾用上了“優質電”“放心電”。供電質量提升,帶動政府投資、企業進駐,當地旅游業、種植業蓬勃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文明新風潛移默化,竊電可恥觀念逐漸形成,廣大村民自覺拆除掛鉤用電裝置,申請安裝表計,“用電繳費天經地義”的繳費觀念逐步牢靠,從拒不繳納電費到主動交清陳欠電費已成常態,2020年4月當地電網累計少損電量1610萬千瓦時,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59.19萬元,供電企業的經營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也為企業自身帶來了豐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