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霞
(福建省莆田華僑中學,福建莆田 351100)
初中物理教學中,為充分發(fā)揮智慧化課堂的優(yōu)勢與作用,教師應做好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分析與研究,在課堂設計及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多下功夫,真正體現(xiàn)智慧化,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設計關系著智慧化課堂的應用質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經驗,做好課堂設計,尤其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落實。
智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給予學生思維上的啟發(fā),使其積極動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學[1]。
例如,在講解測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回顧測小燈泡電阻的實驗,積極思考,并分析實驗原理、繪制實驗電路圖、探討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實驗原理和電路圖,完成實驗器件的連接,開展相應的實驗操作活動。通過對滑動變阻器的操作,記錄相應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現(xiàn),他們積極動腦,根據(jù)所學的電功率計算公式P=UI計算出小燈泡的電功率。
智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做好教學內容研究,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自然地引入要講解的知識點[2]。
例如,在講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準備一根軟導管、一個乒乓球來自制吸塵器,即用軟導管的下端對準乒乓球,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地旋轉、搖晃管的上端,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深深吸引了學生,他們看到軟導管牢牢地吸住了乒乓球,感覺非常有趣,但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學習興趣被一下激發(fā)出來。在這樣的實驗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探究活動,結合相應的課堂問題組織學生探究實驗中軟吸管吸住乒乓球的原理。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討論活動進行歸納和總結,為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講解奠定良好的基礎。
智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學生所學制造認知化思辨,這對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本質尤為關鍵。因此,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所學知識,設計相應的思辨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活動,使學生通過思考和辯論,開展深入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保證智慧課堂的有效構建[3]。
實踐表明,學生對燈泡的額定功率與實際亮度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清晰,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如下題目:比較“40W,220V”與“100W,220V”燈泡的亮度。如果將兩個燈泡串聯(lián)在220V電路中,兩個燈泡的電流相等,根據(jù)P=I2R可知,哪個燈泡的電阻大,亮度就大。顯然“40W,220V”燈泡的電阻大,所以其亮度也就較大。如果將其并聯(lián)在220V的電路中,額定功率越大亮度就越大,此時“100W,220V”的燈泡比較亮。教師借助這樣的認知性思辨活動,開展相應的驗證活動,可以使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加深學生對實驗結論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智慧課堂的開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應用云平臺,為教學活動增添光彩。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智慧化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運用云平臺搜索相關的教學資源,如教學動畫等,讓學生課后觀看并學習。在具體的預習設計中,教師需要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通過網(wǎng)絡收集相關視頻動畫,或者自己制作相應的動畫,在課堂教學之前傳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提前對課堂知識有所了解,為課堂活動開展做好充分準備[4]。
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內容時,可借助信息技術將有關托里拆利實驗的動畫視頻進行投屏,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學習,以增強預習的趣味性,保證預習效果,為大氣壓強知識的講解打好堅實的基礎。通過課前預習活動,學生在課前對托里拆利實驗有了初步了解,同時知道了自己預習中的問題,從而能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實踐表明,學生看到教學動畫后,很快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達到了預期的預習效果。這樣的智慧課堂活動,優(yōu)化了課前預習設計,激發(fā)了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欲望,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
為保證智慧化課堂的應用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加速課堂反饋,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給予針對性的指引、點撥,進一步加深其對物理知識本質的理解。教師應圍繞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設計相關問題,并要求學生分析、作答;同時,認真統(tǒng)計回答正確與錯誤學生的人數(shù),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注重與回答出錯的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出錯的原因,及時給予引導。
例如,在“動能和勢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活動內容,引入“行走的牛”和“飛行的步槍子彈”等資料,并設置相應的問題:“牛的質量比步槍子彈質量要大很多,但是,牛的動能卻比步槍子彈動能要小,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位學生的答案進行匯總和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為給智慧化課堂提供有力的支撐,學校應積極完善資源建設,具體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落實:一方面,要求同年級任課教師做好教學資源的積累、整理,構建各章節(jié)知識、習題數(shù)據(jù)庫,豐富智慧化課堂資源;另一方面,共享是智慧化課堂的顯著特征,因此,學校應積極構建信息化共享平臺,為教師搜索教學資料、交流教學經驗提供便利。另外,教師應允許學生登錄信息共享平臺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并通過留言向教師請教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以此來及時掃清學習障礙。
例如,在“歐姆定律在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應用”的教學中,為了保證課堂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需要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不僅要注重課堂活動設計,還需要組織學生開展課后學習活動,通過網(wǎng)絡構建相應的學習平臺,如學習網(wǎng)站、微信、QQ等網(wǎng)絡平臺,引入相應的學習資源。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傳輸相應的學習資料、課堂練習及課后作業(yè)等各種學習資源,在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同時,學生也可以將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學習平臺上展示,或者通過平臺開展討論活動。對于難點問題,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智慧化課堂是一種新的課堂形式,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提高智慧化課堂應用意識,從課堂設計與信息技術融合兩方面入手尋找針對性實施策略,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水平的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