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濱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鸞鳳中心小學 福建 光澤 354100)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我們教師每天每節課都在評價,可又有多少教師會思考自己的評價是否有效。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手段。教師評價方法靈活、多樣,能使學生興趣盎然,使課堂充滿活力。新課程改革為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與理念,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這其中,評價在改革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人格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多元化和科學化。
1.1 激勵性評價為主,營造和諧氛圍。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說得太好了,我怎么沒想到呢?”“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
在一次朗讀課文中,我們班的一個男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讀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于是,我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你愿意再讀一遍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你讀的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樂意地讀了一遍。“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讀的真好,掌聲送給你!”我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這樣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1.2 評價需要因人而異,建立學生自我評價機制。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幫住學生進行課堂的討論,探究。在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發表看法時,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并鼓勵表揚他們。比如,一些學生語言表達會言簡意賅。這時,在教師贊賞之余也會暗示其他學生給予熱烈的掌聲;對于學生精彩的回答或意外發問,應表揚學生:“你回答的真棒”;“你的想法很獨特”等等。這樣能使學生從中得到激勵,繼而產生積極性,在賞識學生時,教師尤其要注意關注學習暫時還“較差”的學生和思維不活躍,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他們以展示自我和體驗成功的機會。新課程實施后,課堂上有很多內容是活動內容,如探究實驗、調查報告、技能訓練等,對這些內容,教師要抓住機會,給學生自由發揮,親身體驗的空間,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試試實驗進行探究,讓他們在不知不覺的進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可觀的評價,對自己好的方面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如何進行改進,這樣既使學生獲得了成就感,也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甚至使學生終身難忘。
1.3 鼓勵學生互評。自評可以幫住學生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同伴的評價也恨重要,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評不一定全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所以,同伴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互評,可以發現優缺點,并能自我反省,相互學習,增進友誼,共同進步;也能培養學生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態度。
2.1 評價語言要豐富。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如果能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語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簡單的評語范疇,趨向更生動、更豐富的境地。而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
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運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讓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就拿讀完課文后來講,我總是這樣來評價學生:“讀得真不錯!”“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個播音員!”……
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深深感染?怎么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就這樣形成了。
2.2 評價要及時。教師的評價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后。超前的評價,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而滯后的評價則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回應沒有被重視和尊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應注意抓住評價的時機,該及時鼓勵的就毫不遲疑,不宜立即評判的就不能過早定論。教師的評價,應以激發學生的情趣和熱情為終極目的。
2.3 評價要誠懇。《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評價語言應該充滿激勵,充滿愛心、智慧的牽引,充滿人文關懷。教師真誠的語言、鼓勵的言辭、友善的微笑能撥動學生的心弦,讓他們品嘗到被人尊重的喜悅,是增強其學習信心的催化劑。
真誠的情感是打動一切的源泉。現在不少評價浮光掠影,輕描淡寫,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揚成了背口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見,無論什么樣的評價必須要有真情。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帶著我們的一腔真情去喚起學生的真情,對于學生的精彩之處,通過老師的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隨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教師對學生的愛。
評價也是有度的。教師評價中不能一味的有表揚,有時也要有批評。我們說真摯誠懇對待學生,但并不是說放棄批評。新課標要求教師評價要多元,以積極引導為主,但絕沒有說完全放棄批評。適當的批評,不僅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更有利于促進他們的發展,健全他們的心理品格。表揚為主并非不要批評,關鍵要看這種批評引起的反應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評價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批評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以正面效應為指導原則。我們可將批評有效融入表揚中,在表揚中警示學生,讓學生提高認識,強化自律行為,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要用恰當的評價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的同時,身心也得到健康的發展。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其中有許多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