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耿 深圳市龍崗區平安里學校
籃球不僅可以達到身體鍛煉的目的,而且可以發展運動員的個性,意志力和自信心。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日常籃球教學活動中,逐步讓學生熟悉籃球的戰術體系,使學生明白,當在進攻與防守之間切換時,運動員自己的知覺和速度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提高進攻和防守轉換的成功率,運動員可以在場上加強自己的球隊控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戰術訓練,促進學生的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實現其籃球水平的提升。
戰術思維主要發生在技巧和戰術層面,強調學生在比賽中對戰術規律的理解和運用。在觀察并分析了賽場的具體情況后,球員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并主動對球場的變化做出反應。通過戰術思維意識實現對籃球比賽節奏的控制,這對賽場局勢具有很大的影響。
觀察力是攻守轉換意識系統的主要能力之一,球員是通過自身的觀察力來了解對手的動作和技術特征,然后才能為攻守轉換做準備。在球場上觀察賽事情況時,有必要充分拓寬視野,了解對手的防守能力、動作意圖和持球狀態等動態情況,并準確判斷攻守轉換的時機。
在籃球比賽中,球員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來預測對手的動作,其分析和判斷能力也會對其攻守轉換意識形成一定影響。為了使攻守轉換在賽事分析和判斷時更加準確和合理,必須先確定自己的目標。如果球員本人缺乏分析和判斷的能力,那么他就無法完成攻守轉換。
基于對攻守意識轉換,學生需要通過良好的判斷和觀察迅速做出反應,及時發現對方球隊的漏洞,主動掌握賽點,并在此基礎上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反應。這意味著反應能力對于學生攻守意識的轉換也具有很大的影響。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思維意識活躍,反應能力也相對比較強。基于此,教師在安排日常籃球訓練時,應該著重于提高學生對進攻和防守的認識,進而實現學生的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通過播放一些籃球比賽,讓學生通過觀察正規籃球賽場上的戰術安排,并引導學生對賽場上攻守轉換戰術與賽場局勢變化之間的關系,以豐富的賽事視頻豐富學生的籃球知識視野,對進攻和防守有一個新的認識,充分樹立其學生的攻防轉換意識。其次,教師可以針對比賽視頻以及學生的分析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和糾正,向學生充分講解防守和進攻的時機,幫助學生了解戰術,獲得得分技巧。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再現比賽中場景,以實際的情境體驗展開攻守意識訓練,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攻守轉換的認識,深度培養攻守轉換意識。
在籃球比賽中,后場搶斷和欄板快速突破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攻守轉換意識對于內線和外線的不同特征,為學生準備針對性的攻防技術動作和速率進訓練。比如,在進行內線訓練活動時,需要提高學生的蓋帽、接球和籃板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組織三人團隊展開訓練,加強其的轉換攻守意識與速率,由其中一名球員負責投籃,其余內線球員則負責進攻籃板。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四人團隊,由一個外線球員和一個內線球員分別負責進攻和防守,以提高內線球員的蓋帽能力;其余兩名內線球員則負責爭奪籃板。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外線教育活動,涵蓋傳球意識、快速進攻和搶斷訓練。可以安排二對二半場訓練活動,訓練的所有參與者都是外線球員。在半場訓練中,可以設置半場防守轉換不能出三分線的規則要求,以此加強速率訓練以及攻守轉換頻率,并能夠避免全場訓練的體力過度消耗問題。
有效訓練初中生的攻守轉換能力,教師首先應該控制學生的籃球基礎知識和籃球技能之間的差異,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訓練。教師可以使用分層的訓練方法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同時設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以確保訓練活動的有效性。對于初學者來說,其攻防轉換意識還處于初步建立階段,對此可以加強其基礎動作訓練,使其在加強動作熟練度的基礎上樹立轉換意識;針對有一定基礎和經驗的學生,則需要注重轉換意識的培養和鞏固訓練,強化訓練環節的系統性,包括內線策應訓練、搶斷長傳訓練、包夾訓練等。以這樣分層次的訓練來加強訓練活動的針對性,保障學生整體籃球轉換意識的培養和籃球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籃球作為一項團隊競技類的體育項目,其運動方式以及戰術訓練對于中學生來說有著深深的吸引力,備受中學生的喜愛。攻守轉換意識是籃球戰術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對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籃球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與訓練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攻守轉換意識,促進學生籃球能力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