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
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實行“區域全覆蓋、內容全要素、人員全參與”“領導與基層掛鉤、機關與社區掛鉤、個人與團隊掛鉤”的“三全三掛鉤”網格治理體系,奏響社會治理的“北港和聲”。
“三同步”一網到邊。同步引入網格化治理理念。繪制“三全”網格大地圖,并抽調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高的工作人員組建網督辦、網評辦,制定“兩圖兩單”(“三全”網格圖、巡查流程圖,巡查任務清單、督查任務清單)、開展“兩督兩查”(黨政領導掛點督、網督辦每日督,日常工作隨機查、重要節點專項查),形成流程閉環。同步建立“全科全能”社工隊伍。推進全科社工建設,出臺《“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實施辦法》《社區管理制度》等,發放錯時服務、網格走訪等工作補貼,實現專職社工能力、心理、待遇“三提升”。同步推行“四色四訪”工作機制。在城市社區推行“全科全能”基礎上,各社區每天由兩名社工輪值,其余社工按照“四色四訪”要求進行走訪(將網格住戶按關注度高低分為“紅黃藍綠”四類群體,分別實行周訪、月訪、季訪和年訪),實現服務內容清單化、對象精準化、標準清晰化、流程規范化。
“三步走”一考到位。街道對社區考核。建立年度“雙百”綜合考核,對社區和機關兩類主體,分別根據排名結果進行年度考核獎勵;社區和掛鉤機關每人每月拿出1000元進行網格績效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獎懲到月。社區對社工考核。城市社區突出網格內“人事物率”考核,制定《社區工作者年度考核意見》,形成“網格+業務、社區+街道、日常+年度”的三維考核方式、以“四色四訪”“全科社工”“三全網格”等為主的考核內容。社工考評居民和企業。城市社區試點發放居民自治考評手冊,簽定“居民公約”,根據居民自評、網格員考評結果,每半月進行“松果”積分兌換。工業社區引導履行“企業公約”,圍繞經濟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推薦參評“星級企業”“納稅十強”“優秀企業家”等榮譽,凝聚發展合力。
“三探索”一干到底。探索社會治理智慧化。前期,建設街道綜合指揮中心,打造“智慧北港”四屏合一聯動平臺。2020 年,又啟動“1+3+N”智慧北港數據港建設,通過“網格+網絡”“警格+網格”等多種手段,實現“匯數、惠民、慧治”。探索綜合執法品牌化。由街道辦副主任兼任綜合執法辦主任,破解“人少事多責任大”的矛盾;建立健全執法公示制、過程留痕制、法制審核制等機制,形成全流程閉環;邀請法院、交警、公安等行業專家進行業務培訓,與區城管局、交警支隊及街道安監、環保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增強執法合力。探索物業管理雙軌化。建立“一個辦法、兩個細則、三項舉措、四條紅線”的管理框架,即出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實施辦法》;制定安置小區和城市社區物業公司不同考核細則;出臺“兩單一榜”三項舉措(黑名單、處罰單、排行榜);劃定“有重大事件被市級媒體曝光造成惡劣影響、小區內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導致人員傷亡、連續兩年年度考核排名墊底”四條紅線,實現雙軌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