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川
自貢職業技術學校,四川自貢 643000
旅游產業極具地方特色,包含著區域性的文化內容與人文精神內容,體現著一個地區的精神文明價值。旅游企業在調整產業結構時,應結合本區域的旅游資源實際狀況,在符合國家出臺的結構性改革政策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創新特點的結構性改革措施,突出區域性的旅游資源整合特點,發揮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
從國內經濟環境的整體層面觀察,人們在疫情期間各類經濟措施的刺激下,對經濟發展或者經濟增長的上行壓力并不十分在意,而是更在乎自身的生活體驗或者工作體驗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旅游出行作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對此類內容的也比較在意,特別是旅游產業的內容,能否為旅游出行提供充足數量的旅游產品成為了能否提升人們旅游體驗的關鍵元素。從此角度分析,旅游產業在開展結構調整工作時,應以提升旅游產品的供給量作為基本要求,將工作重點放在豐富旅游資源上[1]。從業人員應全面調查人們的旅游需求,尤其是購物旅游、自駕旅游以及度假游、婚慶游等,結合此類旅游產品的實際需求,從業人員應整合與此類旅游產品相關的內容,為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打好基礎。
提高旅游產品的供給質量是提高旅游經濟發展有效性和持續性的關鍵手段,也是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改革效果的基本方法。現階段,出國旅游的趨勢有所放緩,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趨勢的影響下,境內旅游熱潮掀起,人們對祖國大好山河更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旅游產業在進行結構改革時,應結合本區域的實際情況和旅游資源的實際特點,合理選擇明星類型的旅游產品,從提高旅游產品質量的角度開始結構改革。旅游產品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旅游業客流量的變化趨勢,這里所說的質量不僅包括旅游產品本身的品質,還包括各類配套的服務措施,也應具有保質保量的能力,特別是作為服務行業,從事旅游產業的服務人員本身應具有較好的從業能力,不能存在惡意誤導、惡意收費等現象,這種現象不僅會損害當地旅游產業的整體名譽,更會導致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面臨危機,影響當地旅游產業最終的結構改革質量[2]。旅游產業的結構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當地旅游產業以及政府監管單位聯動進行,底層的質量提高措施要勇于創新,上層的質量監管措施更應到位,這樣方可為旅游產業質量調整制造更為合理的機會。
旅游產業供給端的機構改革應以需求端的具體需求量和需求特點為準,這也是能否做好旅游產業結構改革的重要條件。現階段,在各類經濟政策的刺激下和扶持下,一些產業剛剛度過此次經濟發展的難關,為了應對疫情,很多產業本身的機構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從供需求的關系角度分析,不難看出,由于需求量在疫情期間極具減少,導致供給端的產業出現產品供給滯留的現象,供給成本突然增加,無論是產品的原材料成本還是人力資源成本,均成為了產業結構不得不進行調整的誘導條件[3]。為此,旅游產業也應重視此種狀況的變化趨勢以及變化原理,在進行產業結構改革時明確供需求之間的關系特點,以此作為基礎區域旅游產業調整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政府機構也應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從政策層面防止旅游產業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出現人員下崗或者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避免出現內在的不和諧、不安全因素。
在進行旅游產業的結構改革時,旅游產業從業人員應以正確的角度分析當地旅游資源的實際內容,總結旅游資源的實際特點,以此為基礎,豐富旅游資源的實際內容,提高旅游產業發展和改革的包容性。具體而言,首先,當地政府應為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提供政策支持,此種政策的支持重點應放在旅游資源的應用與相關人力資源的調整方面,引導旅游企業根據自身產業結構的特點,結合政策的具體內容以及人們出行旅游的實際需求,合理選擇旅游資源的拓展路徑;其次,在發展旅游產業時,從業人員也應關注旅游區域的城鎮化趨勢,在保證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可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時,不能犧牲原有的生態環境,應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并在此基礎上,發展特色的旅游資源,將此類資源與當地的特色文化或者人文故事結合起來;再者,從擴展旅游產業的發展范圍的角度分析,從業人員可將當地的農業、文化產業以及教育產業結合起來,從多方聯動的角度提高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性,這也是提高旅游產業發展包容性的關鍵措施,也有利于增強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抗風險能力[4]。
旅游產業結構調整應具有一定的收益預期,此種預期一方面要符合參與結構調整的旅游業產業的經營利益增長需求,另一方面也應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有利條件。但這種預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具體的產業結構調整效果也具有不確定性。為此,首先,旅游企業本身應明確區域旅游資源的特點,從產品、服務的角度分析旅游產業改革的辦法,豐富產品的內容,提升與產品對應的服務質量;其次,為了確保旅游產業經濟可獲得持續增長的動力,區域政府也應協助區域旅游景區提升景區評級,改善景區的整體環境,建設并發展5A級景區,并將此類景區作為區域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標桿,促使其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創新意識在任何行業也不能缺失,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創新意識更加重要。在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過程中,旅游產業從業人員應結合本區域旅游環境的特點,包括自然環境特點、人文環境特點,提出具有創新性的產業結構調整措施[5]。具體而言,首先,從業人員應明確區域旅游產業的整體經營環境,分析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實際比例。如果從自然環境的經營優勢分析,在進行旅游產業結構調整時,從業人員應提供更多的可供游客游覽的內容,以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元素,發揮原生態自然景觀的優勢。期間,從業人員也可推出一些紀念性的產品,將當地的自然文化產業結合起來。
總之,本文在分析了基于旅游產業結構改革的旅游經濟發展要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旅游產業結構改革的具體方法,以發展區域旅游經濟為基礎,論證了此類方法的實際應用要求。在開展區域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時,從業人員一定要全面分析本區域的自然景觀特點以及人文環境特點,選擇正確的旅游產業結構調整重點[6]。區域政府也應結合當地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需求,從政策的層面為從業人員提供便利的條件,鼓勵旅游產業進行結構調整,強化旅游產業經濟發展的抗風險能力,從而在整體上優化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效果,為旅游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