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昕 (高級會計師) 葉艷明 (北京科技大學財務處 北京 100083)
現代遠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服務高等教育大眾化,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經教育部批準的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共有68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我國遠程教育本專科生年招生人數由2010年的166.37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320.91萬人,在校生總人數由2010年的453.14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825.66萬人,短短幾年幾乎翻了一番。遠程教育學費收入已經成為許多高校事業收入的重要來源。高校在通過遠程教育收費獲取高額學費收入的同時,收費管理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高校的辦學風險日益凸顯。
雖然都是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收入也都要上繳財政專戶,但是遠程教育收費和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研究生收費有明顯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收費對象特殊,管理難度大。遠程教育的學生全部是非全日制的社會從業人員,年齡跨度大,而且他們分散于全國各省市,很難對他們集中進行管理。另外,學生的學籍變動也較頻繁,如轉學、休學、退學和轉專業等情況時有發生,導致了收費管理難度較大。
(二)學生人數多,收費總量大。當前,一般高校的遠程教育在校生規模普遍在幾萬人,有的高校甚至達到十幾萬人,每年高校的遠程教育學費收入基本在幾千萬元,招生規模稍大的高校每年遠程學費收入甚至達到上億元。
(三)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多。遠程教育學歷層次大致分為三類:高中升專科、專科升本科、高中直接升本科。其普遍實行的是學分制,學費也是按學分收取,三類學歷層次規定的修業學分數和每學分的收費標準都不盡相同,所以其對應的學費收費標準各不相同。另外,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以及市場競爭的影響,同一學歷層次的收費標準在各省市往往也存在差異。
(五)收費參與方多,涉及面較廣。當前,高校基本都是依靠在全國各地設立的校外學習中心協助收取當地學生的學費。在某種意義上說,校外學習中心是聯系高校和學生之間的一座橋梁。另外,有些學生是由所在工作單位統一安排學習的,所以遠程教育收費的參與方,不僅包括高校和學生,還包括校外學習中心,以及部分學生的工作單位。
因為遠程教育的相對特殊性和獨立性,試點的68所高校基本都成立了專門的遠程教育學院或網絡學院獨立運行,由于缺乏有效監管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在收費管理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對遠程教育收費管理不夠重視。一方面,高校普遍沒有意識到遠程教育收費管理業務的特殊性,將其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收費管理簡單混為一談。另一方面,遠程教育試點的68所高校基本上都是原211、985重點高校,其財務管理的重心主要放在了“雙一流”建設上,而將遠程教育視為“非主流”業務,忽視了遠程教育的財務管理,實際工作中甚至未將遠程教育收費納入學校收費管理系統。有的高校甚至將遠程教育當成了學校的“搖錢樹”。
(二)不執行收費標準,收費備案和實際收費“兩張皮”。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對于遠程教育,其收費標準和辦法由學校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學校所在地收費管理部門批準后執行。以北京市高校為例,屬地教育主管部門要求每年收費按照課時標準備案和審核,收費公示時自然也是按照該標準進行社會公示。而教育部明確規定遠程教育實行學分制,這就導致了高校收費核準、收費公示與實際收費的口徑不一致,出現了“兩張皮”的情況,實際收費時需要將學時標準轉換為學分標準。對于兩者之間如何轉換,國家并沒有明確的文件規定,當前高校執行的轉換標準也各不相同。其結果是同一地區高校的收費標準各異。另外,許多高校認為審核、備案的學費標準只是收費的最高限,只要不超過此標準就不是違規收費。在收費實踐中,為了招到更多的學生,各高校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情況等來綜合確定收費標準。這就導致了同一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收費標準也各不相同。筆者認為,遠程教育收費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要及時、足額的上繳財政專戶,最終返還時再確認為教育事業收入。在某種意義上說,擅自降低收費標準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收費方式不規范,校外學習中心代收學費現象普遍,違規收費問題突出。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收費采用的銀行代扣代交或網絡平臺直接收費方式不同,遠程教育收費普遍采用的是校外學習中心代收的方式,收費手段落后。具體做法是:各學習中心代收學生學費后集中通過銀行匯款方式匯入高校銀行賬戶,同時提供交費人員名單,高校收費管理人員核對無誤后,導入收費管理系統開具收費票據,然后再將收費票據郵寄給各校外學習中心,由其統一分發給學生。也有部分高校直接將收費票據分配給各學習中心,在學生交費時由學習中心當面代開票據。
由于高校的校外學習中心數量眾多、分布地域廣、空間距離遙遠,高校并不能做到及時準確掌握各學習中心的日常收費情況,而且校外學習中心是高校和依托辦學單位聯合設立的,主要由依托單位負責日常運行,工作人員也全部由依托單位指派,高校除了業務指導外,對校外學習中心的實際管控權很弱,因此很難對其實現精準有效的管理,再加上各校外學習中心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不高,導致了各種違規收費現象的發生,主要表現為超標準收費、拖欠、截留學費、按分成比例上交學費、用分成款抵減學費、學費私存、收費票據開具不規范等。
(四)收費管理的內控機制不健全,學校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不夠。從財務部門內部來看,收費崗位設置不合理,內控機制不健全。由于遠程教育收費業務的相對特殊性,許多高校將具體的收費工作交由遠程教育學院完成,學校財務處僅負責學費審批備案、學費收入入賬、支出核算等。而學院由于人員緊張,收費崗位最多只能配置一名工作人員,交費情況的核對、開票、分成比例返還、交費數據統計、學費催交等具體工作均由一人完成,監督制約機制缺乏。另外,許多高校并沒有單獨制定針對遠程教育收費的管理制度,收費沒有規范的流程,導致內部控制無法實現。遠程教育收費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不僅涉及到學校財務部門,也涉及到招生部門、學籍管理部門等。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職責不清,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現象普遍,缺乏協調配合和監督制約機制。
(五)欠費問題嚴重,缺乏有效解決辦法。分析欠費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高校催交學費不及時;二是有些學習中心代收學費后不及時足額上交;三是一些學生誠信缺失,報著能拖就拖的心態不按時交費。對于欠費問題,高校似乎并沒有太好的辦法。目前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學生畢業時如有欠費暫緩發放畢業證。雖然該舉措保證了學費足額上交,但并沒有做到交費的及時性。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深刻把握世情黨情國情農情,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著眼于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因為在這一偉大跨越過程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要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然要將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遠程教育收費管理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不僅涉及到高校各相關職能部門,也涉及到國家政策等宏觀外部環境。如何打通高校遠程教育收費管理的痛點和難點,規范收費管理,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遠程教育收費管理制度的頂層設計,掃除運行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1.積極探索遠程教育成本核算,進一步明確按高校所屬省份分類確定遠程教育的收費標準,并實現動態調整。國家教育部門規定,對遠程教育學生,可按教育成本收費,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而與普通高等教育有成本分擔機制不同,遠程教育基本沒有國家財政投入,遠程學費是其辦學經費的最主要來源。因此,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及時準確的核算遠程教育辦學成本,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收費標準提供依據。
另外,由于我國各省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各屬地高校的辦學成本自然會不同,因此建議按照省份確定收費標準會更加科學合理。同時,考慮到經濟社會的發展、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同一省份的辦學成本也會不斷變化,建議收費標準還應實現動態調整。因為收費標準偏低會導致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嚴重影響遠程教育的教育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會滋生違規收費的現象。
2.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教育管理和收費管理的要求上應保持一致,統一按照學分制管理。這樣可以解決收費核準、收費公示和實際收費口徑不一致的問題,也便于接收社會各界的監督。
3.進一步明確校外學習中心的財務定位,嚴格前置審查校外學習中心的財務資質。無論是《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暫行管理辦法》(教高廳[2003]2號),還是《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服務全民終身學習 促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19]8號)中都對校外學習中心的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都沒有明確校外中心的財務定位,校外學習中心是否可以代收學費成為了模糊地帶。鑒于校外學習中心代收學費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亂象及很可能導致辦學風險和出現不穩定因素,建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統一明確不得由校外學習中心代收學生學費。
另外,考慮到有些校外學習中心沒有財務機構,甚至沒有專職財務人員極易發生財務風險,再加上目前高校在校本部所在省(區、市)以外設置校外學習中心也由以前的行政審批改為了信息報備,因此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要求高校在新建校外學習中心時增加對其財務資質的考察。也即對其財務機構和財務管理整體狀況進行綜合考察,不符合要求的實行一票否決,從而從源頭上管控財務風險。
(二)加強高校收費管理的內控建設,嚴格管控財務風險。
1.高校層面的內部控制管理。(1)高校應成立收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主管財務工作的副校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學校財務部門。其主要職責為審議收費項目和標準、負責受理違規收費投訴舉報等。(2)建立健全遠程教育收費管理制度。鑒于遠程教育收費的特殊性,應結合學校已有的收費管理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遠程教育收費管理實施細則,規范收費業務流程,同時也明確各收費相關部門的崗位職責,形成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機制。另外,由于高校遠程教育面向社會,與市場聯系較為緊密,財務活動相對復雜,因此有條件的高校應向遠程教育學院實行會計委派,掌握第一手情況,做到精準、科學管理。(3)加強辦學合同管理。合同的訂立和審批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高校和校外學習中心一般都要簽訂辦學合同,會對收費標準、學費分成比例等事項進行約定。有的高校由遠程教育學院直接與校外學習中心簽訂辦學合同,很容易形成利益輸送,滋生腐敗。因此,高校應明確規定合同簽訂前必須經學校財務處、法律事務辦公室、學校分管領導審核,按照“三重一大”的要求,報學校黨委常委會通過后再行簽訂,充分保障高校的合法權益。(4)加強內部監督。要充分發揮高校監察和審計機構的內部監督作用,加強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票據使用、收支核算等各環節的監督,及時發現收費管理中的內部控制缺陷、并及時加以改進。
2.財務部門內部的內控管理。財務部門作為學校收費的歸口管理部門,要堅持“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原則。收費數據初始化、票據打印、學費入賬、數據統計分析、學費催款等工作應由不同人員擔任,使收費各環節相互牽制、相互制約,實現對收費的全過程管理,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三)搭建基于“互聯網+”的高校收費管理平臺,實現學費直收,堅決杜絕學習中心代收學費現象,從源頭上解決收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遠程教育收費納入學校收費管理系統,同規劃、同布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將原有的收費管理系統和學生自助交費網絡平臺進行深度融合,同時依靠銀行電子支付技術,搭建銀校互聯平臺,實現高校財務與銀行系統的無縫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保證收費的安全性和實時性。
現代化綜合收費系統,以收費平臺為核心,根據收費業務的不同階段整合不同業務的數據資源,對支付服務系統、開票服務系統、賬務處理系統等進行系統集成,實現收費的業務流程再造。將學生姓名、學號、校外學習中心名稱、收費標準等基礎信息進行初始化后,由專人對初始化數據進行復核,然后由網絡管理員將其上傳到學生自助網絡交費平臺,學生進行身份信息認證后就可以登錄交費。交費數據最后再返回到收費管理系統和開票系統,最終傳至財政部非稅票據系統完成開票和交費數據統計。
通過該系統的構建,一方面,學生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交費,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另一方面,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差錯率,提高了收費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能有效管控風險。
(四)利用現代信息和互聯網技術,實現部門聯動,優化部門間的業務流程,解決學生欠費的問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原本信息封閉的學生管理系統、收費管理系統、學習支持系統等進行系統集成,實現數據互通。同時,將學費收取管理關口前移,對于錄取的新生實行先交學費后注冊,不交費不予注冊的管理辦法;對于老生,交完學費才能自動開通學習平臺進行課程學習的管理辦法。由此可以基本解決學生欠費的老大難問題。
遠程教育收費不僅僅是一項看似簡單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它還關系到數以百萬計學生的切身利益,也極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輿論的熱點,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我們必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制度上做好頂層設計,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遠程教育收費的管理水平,為我國的現代遠程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經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