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駿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小學,江蘇南通 226100)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相較于文化課程,他們更喜歡體育學科。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應使學生保持對體育學習的興趣[1]。教師可以利用足球游戲,提高足球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將足球教學和足球游戲相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體育教師通常會以自身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未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未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2]。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理念,采取新的足球游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發、自愿地參與足球訓練,以提高足球教學效果。通過足球游戲,小學生能夠徹底放松身心,緩解文化課學習帶來的壓力,從而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的發展[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可通過足球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足球游戲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社交基礎。
雖然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受升學壓力的影響,一些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體育教學,開展足球游戲教學自然無從提起。在這樣的環境下,體育教師往往也會忽視課程的趣味性,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向學生講解體育知識、示范體育動作[4]。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將導致教學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一些體育教師已經認識到足球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開展足球游戲,但其開展足球游戲的方式不合理,未能充分發揮足球游戲的優勢[5]。在不同的環節中穿插足球游戲,獲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師如果隨意開展足球游戲,將導致學生不能抓住學習重點,使其一味地沉浸在游戲中,難以真正掌握足球技巧,長此以往,體育教學將流于形式。
任何課程的學習原動力都源于興趣,對體育學科也是如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足球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參與足球訓練,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6]。因此,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元化的足球游戲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寓教于樂的氛圍,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足球技巧。
比如,在練習傳球時,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反復練習傳球動作,但學生天性活潑好動,難以接受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導致參與積極性較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比賽,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以接力賽的形式開展活動,而最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獲勝。這種游戲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掌握相關的運球技巧,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小學階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為其未來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往往容易沉浸在游戲中而忽略了課堂紀律[7]。此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向學生強調紀律,并為學生講明足球游戲的規則。比如,在游戲開始前,教師應為學生介紹游戲規則及違反規則的相應懲罰。當學生在游戲中出現違規行為,教師應及時提醒。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教師應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同時,在制訂游戲規則時,教師應認識到,小學生年紀較小,規則意識較弱,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到遵守紀律的重要性,以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要想掌握相應的足球技巧,學生必須反復練習。但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反復練習容易產生厭煩感。即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了游戲,學生也容易因為游戲的趣味性較低而不愿參與其中[8]。因此,教師在開展足球游戲時,應提高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進行單腳交換踩球的練習時,教師可以改變單一的訓練方式,對游戲的趣味性進行設計,讓學生開展競賽,看誰先完成100 個單腳交換踩彩球,最先完成的即為勝利。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枯燥乏味的訓練變得充滿樂趣。
在足球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器材來豐富課堂內容,如繩子、標志桶等[9]。體育教師在開展足球游戲時,可以精心設計課程環節,利用這些小器材,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
比如,在進行腳內側運球的練習時,教師可以利用標志桶,讓學生圍繞標志桶進行障礙運球。在標志桶的擺放上,教師需要進行合理設計,注意標志桶的數量和位置。在小學低年級足球訓練中,由于學生剛接觸足球,水平有限,教師應充分考慮這一情況,切忌將標志桶擺放得過于復雜。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標志桶進行繞“八字”的障礙運球,通過充分運用和合理設置游戲素材,讓足球游戲更加有趣。
足球游戲的作用主要是輔助體育教學。為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正視足球游戲在課堂中的地位,控制游戲的強度[10]。若游戲的強度過大,學生的體能跟不上,將導致學生在游戲中消耗過多的體力,從而影響后續教學;若游戲強度過低,則無法充分鍛煉學生的體能,也無法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足球技巧。因此,教師要控制游戲的強度,充分發揮游戲優勢。
比如,在一年級的繞桿運球運動中,教師如果讓學生依次練習繞桿跑,不但會耗費較多時間,而且運動強度不足,難以達到訓練的效果。教師可以將游戲設置為運球繞桿跑,加一次不運球繞桿跑。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足球技能,又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對游戲教學充滿興趣,而足球游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足球游戲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各種技巧,體會到足球的魅力,從而真正愛上足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