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雅靜 河鋼礦業石人溝鐵礦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總覽全局的、協調各方的領導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1]。在全國國企黨建會上,習總書記做出明確的表態,闡明我國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明確指出國有企業是我國建設的物質基礎,是執政興國的主要力量。堅持國有企業中黨的領導與建設,直接關系著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基層貫徹實施,是一項“強根塑魂”工程。同時,國企黨務工作者身處第一線,是新時代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具體工作實踐者與承擔者,是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進行“穿針引線”的“一根針”,對國有企業能否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具有重意義。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站位、能力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絕大多數同志能夠正確認識黨建與生產融合發展的巨大作用,在促進融合發展的針對性、實效性上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很多同志在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促使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做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這一政治引領工作上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認識不夠、思路不清、方法不多。
一是主動性差。有的黨員干部認為黨建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生產經營是經濟建設工作,二者性質不同,在國有企業中,抓好經濟建設就行了,從而忽視黨建工作,并且認為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不易結合、很難同步,存在畏難情緒,缺少全力推動積極謀劃的主動性。二是積極性不強。大部分能夠按要求及規定開展相應的黨建活動,卻不能積極主動把黨建工作同本企業中心工作、生產經營等相關工作相結合。三是自覺性不夠強。部分黨務工作者存有應付思想,只求過得去,不求高標準、高質量地將工作干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足夠的定位認識,主觀上以為黨建與生產關系不大,抓與不抓以及成效如何不影響企業效益,忽視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地位和作用。一些黨務工作者因循守舊,自以為生產經營是硬性指標,完成效果好壞是能夠直觀顯現,而黨建工作內容虛、周期長、見效慢,過多的開展黨建工作耗費大量的物力、精力、財力,從而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認為得不償失。在國有企業中難以做到黨建與生產二者之間的融合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敷衍應付。
一是黨建工作脫離實際。部分黨務工作者制定黨建工作計劃時,大多從黨建自身角度出發,很難做到結合實際需求,想方設法做好黨的建設工作與生產經營相融合,從而做到相得益彰,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發展。二是黨建工作的具體內容比較窄。很多基層黨務工作者主觀以為黨建與生產“不搭邊、不搭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充分調動自身與他人的積極主動行,開拓思維,大膽工作。既不能依照生產展開黨建,也不能圍繞黨建指導生產,形成兩個極端,造成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沒有充分顯現,政治引領功能沒有充分發揮。三是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在開展黨建工作時,一些國有企業缺乏與生產經營協同發展,只注重工作痕跡化,通過抓數量、抓影像、抓記錄進行考核,工作成效并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是黨務工作者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數缺少一線生產工作經驗,不能做到黨務工作與生產經營二者全都精通,很難把黨建與生產的關鍵點、結合點、重難點有機結合起來。融合發展措施不當,往往是簡單按要求開展工作,沒能通過攻堅克難來增強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更沒有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引導黨員職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方式單一。部分黨務者年齡偏大、思想守舊不善于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做好黨建與生產的融合工作,工作特點不突出、亮點不明顯。二是內容單調。在黨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許多基層黨務工作者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不了解實際,更談不上結合企業實際、他們往往難以圍繞生產經營、征求職工群眾意見開展黨建工作,工作內容千篇一律、浮在表面。三是形式浮夸。一些黨建工作看似有所革新,但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搞文字游戲,收效甚微。分析原因主要是責任機制不完善,不能有效落實國企黨建責任,構建完善的定責、履責、問責機制。因此,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就要從制度層面,工作層面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讓基層黨務工作者在制度的鞭策與約束下努力做好黨建工作。
一是政治站位要高。黨的基層組織在國有企業與集體企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政治核心作用,黨的基層組織要始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2]。基層黨務工作者要把黨的建設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統籌謀劃,融合發展。工作計劃要圍繞中心認真制定;工作思路要圍繞中心仔細謀劃;工作方法要圍繞中心精心統籌;工作績效要圍繞中心全面考核,從而努力做到黨建與生產目標與部署一致、工作與考核同行。二是拓寬工作思路。圍繞生產經營中的出現的新的經濟政治形勢、新的生產經營任務,依托新的科學技術與經營手段,改進黨建工作方法,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促黨建工作形式新穎、內容鮮活,既能緊隨時代要求、又能符合生產經營需求,充分發揮黨員職工的模范帶頭作用。
一是要明確工作思路。強化黨建引領,通過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線上教育、“三會一課”等形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讓基層黨務工作者從根本上認識到黨建與生產同等重要,引導他們既要會算業務賬,又要會算思想賬,推動企業更好地開展生產。二是要融合工作目標。把黨建與生產都納入到年度考核,既要做好圍繞生產抓黨建這一政治工作,發揮好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為國企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又要圍繞生產促黨建,使兩者在實施過程中融會貫通。三是隊伍匹配要整合。讓一些業務水平高、工作成績突出的年輕同志承擔一定的黨建工作,并不斷加強黨務干部的業務培訓,增強其對重點業務工作的熟悉程度,形成以黨建為龍頭,將企業的人力資源整合起來,實現多維聯動、共促共進。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主動抓好黨建工作,找準黨建工作定位,科學做好黨建與生產融合發展這一重要工作。二是要真正做到強化責任,健全考核。根據具體國有企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考評指標,量化有關的考核細則,對于問題突出的工作點與工作薄弱環節,要充分運用考核這一指針,從而做到在生產穩步發展的同時,黨建工作扎實提高。特別是基層黨務工作者中的領導者(黨小組組長與黨支部、黨委書記)更要思路清晰,科學布局,在黨建工作中能夠謀全局、謀未來、謀發展。做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國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更好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