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駿,何細鵬,金碧輝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激增,汽修市場的人才需求也產生了巨大缺口。但當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卻很難在汽修行業立足,這與高職學生實踐技能水平較低有直接關系,而這一現象的產生和高職院校汽修實踐教學設施不足、培養模式落后、師資水平薄弱等因素關系密切。因此,要想切實發揮高職院校的社會職能,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就必須重視對高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提升實踐教學的質量。
通過不斷引進國外的先進職教經驗,比如“現代學徒制”“雙元制”等等,我國的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發展至今已經有較大的進步,但是仍有部分不足之處[1]。尤其是在實踐教學方面表現的更為明顯:
汽修專業的市場人才需求是十分簡單明了的,要求高職學生能經過簡單的企業培訓后上崗修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汽修專業能培養出熟悉當下主流車型維修技術的學生,但大部分汽修專業都很難以當下主流車型維修作為實踐教學內容。主要是汽車技術更新換代較快,而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汽修專業知識之前,對汽車基本沒有太多了解,所以汽修專業教材的理論知識較多,實踐知識相對較少,同時教材更新也難以與市場同步,實踐教學內容落后,故而高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就更加缺乏足夠而有效的教學內容支撐。
進行實踐教學的硬性條件是要具備實踐教學設施,比如實訓場地、實訓車輛和實訓工具等等[2]。但國內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汽修實訓場地狹小,實訓車輛老舊,實訓工具落后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汽車市場車型更新換代較快,高職院校大多沒有足夠的經費購入足夠的實訓車輛,導致教師只能有什么車就做什么實踐教學,而不是需要什么實踐教學,就用什么車。此外,高職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頻次本就不高,每次學習還需要輪流實踐鍛煉,因此學生很難熟練掌握教師所教授的汽修實踐技能。即使少數悟性高的學生學會了,也會因為教學車型老舊,與當前汽修主流車型差異較大,而導致所學無用武之地。
進行實踐教學的軟性條件是要具備良好的師資,但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實踐師資水平仍較為薄弱。當前高職教師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由事業單位招聘進校的教師,這類教師由于在教師招聘時的各類資質限制,許多都是應屆畢業的研究生或工作沒幾年的本科生,他們普遍沒有從事過汽修崗位的工作,理論教學水平很高,但實踐教學時更多是靠教師自學,然后現學現賣,對于高職學生就業后從事汽修崗位的工作僅具備參考價值而非指導價值,學生仍需要企業大量培訓方能合格上崗;另一種是學歷相對較低,但在汽修企業工作多年汽修工程師轉聘進入教師系統的教師,他們有著豐富的汽修實踐經驗,學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會大量非常有指導價值的汽修技巧,能幫助學生在將來迅速適應汽修崗位的工作,大大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但由于薪資福利等原因,這類教師在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的比例非常低。所以,整體而言,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實踐師資水平仍較為薄弱,難以滿足實踐教學需求。
職業教育只有緊貼市場需求,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就必須與當下汽修市場的人才需求相掛鉤,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供需關系,促進校企雙方的共贏發展。
2.1.1 及時更新教材
汽車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較快,所以汽修專業的教材始終會落后于汽修市場。但可以通過盡可能的選用最新的教材,來縮短這種滯后差距,使實踐教學內容盡可能貼近于實際的汽修工作。同時教師在具體授課時,也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教材,要結合當下的汽修技術發展,適當更新調整具體的教學內容,使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盡可能的符合汽修行業發展的需求。
2.1.2 開發校企教材
職業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企業培養所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所以高職院校聯合汽車企業共同開發校企教材,直接為特定的汽車企業培養人才會更具針對性。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會導致培養的高職學生就業面變窄,但汽修行業的發展趨勢使得這項劣勢的影響正逐漸弱化。汽車產業鏈的資源整合正日趨明顯,這在汽修行業的上游——整車制造行業已經非常明朗,大型的整車制造廠利用自身的低原料成本、高技術壁壘和多銷售渠道等優勢不斷兼并中小型整車制造廠,逐漸形成行業巨頭,以獲得更好的發展。汽修行業的資源整合雖然還不是很明顯,目前汽修市場上仍是以中小型的私人汽修廠為主,但連鎖汽修店正逐漸取代私人汽修廠已是汽修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了。未來整車制造廠也可能會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大規模開設本品牌的專營汽修店,迅速形成行業巨頭搶占汽修市場。所以選擇合適的企業共同開發校企教材,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在未來汽修行業資源整合中隨同企業一同獲益。
豐富汽修專業的實踐教學設施,就需要足夠的實訓場地以及及時更新實訓用車和維修工具,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當前教育經費的緊張是很難滿足所有高職院校的建設需求的。所以,一方面,建議同地區類似專業的高職院校可以組建校園聯盟,共享汽修實踐教學設施,如此既可以縮小建設經費的投入,也可方便高職院校間進行教學交流,以迅速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由企業提供合適的實踐教學設施和頂崗實習,如此,既能使學生接觸最新的汽修技術和車型,提升實踐教學質量,也能使學生提前適應工作環境,為以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教師的汽修實踐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質量,因此要想加強實踐教學師資,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對現有的在任教師進行實踐技能強化培養,通過參加汽修技能培訓和下企業頂崗學習,打造“雙師型”教師;二是整合校企合作的汽修企業資源,引進優秀的汽修技工、工程師等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
實踐技能是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學生就業的必備能力之一,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汽修企業對于汽修人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高職院校汽修專業應當著重加強高職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當前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實踐教學雖然存在實踐教學內容落后、實踐教學設施不足、實踐教學師資薄弱和實踐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但通過及時更新教材、開發校企教材、組建校園聯盟、打造“雙師型”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法教學等策略,相信能有效提升高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質量,為汽修企業輸送更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應用技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