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容
(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學 福建 福安 355000)
引導學生參與主題探究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在組織開展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活動等形式,走入活動中。當學生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會切實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樂趣,并在提升知識能力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
新課程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善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活動,能夠有效順應這一要求,在活動中,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會更足,教學過程也不再是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可以根據所學內容和已有知識經驗,通過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對新知識的吸收和記憶,進而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習效率的有效增長。
同時,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制定主題活動方案,還可以幫助學生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從而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有效增長見識,并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并且,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們可以與同學展開良好配合,與教師進行交流,在多向互動過程中,為課堂注入活力與生機。此外,在主題探究活動模式下,教師的教育觀念、授課方式也會隨之得到創新,并具有時代氣息,從而有效改善以往教育活動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2.1 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學生認知。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育活動形式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著眼于教材內容,并結合網絡資源,為學生搜集豐富的學習內容材料,并將多樣化材料進行整合,組織開展主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夠加深認知與了解,進而提升道德與法治的綜合素養。[1]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第4課《少讓父母為我操心》這一課的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開展以“感恩的心”為主題的探究互動,先從傳統文化出發,為學生們展示我國傳統文化中與“感恩”相關的詩詞歌賦,為學生們創設良好的情境氛圍,使學生們學會感恩。接著,還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些與感恩這一主題相關的思考問題及實踐任務,比如:感恩的形式有哪些?我們應該學會做好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體現對父母的感激之情?通過開展主題活動,使學生對“感恩”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從實際出發,真正參與到感恩活動中來,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事情,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從而真正做到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
2.2 運用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主題探究。合作學習法在現代化教育活動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它可以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配合,熱情參與到主題活動中來,從而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活動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實施。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活動期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明確學習主題,然后制定具體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2]
比如在開展《自主選擇課余生活》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結成多個探究小組,在課余時間,學生們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跳繩、拔河、合唱、剪紙、書法、植物栽培或者機器人制作等主題活動,通過參與活動,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發展,同時體會到校內課余生活的精彩與豐富。
2.3 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主題實踐活動。小學道德與法治主題探究活動的開展與進行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或者學校,還可以靈活選擇地點與時間,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工廠,走進社區等等,讓學生體驗到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樂趣,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明確的把握和認知。[3]
比如在開展《學會溝通交流》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明確主題活動——學習溝通技巧,樂于與人交流。在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期間,可以從學生生活出發,讓家長帶學生到不同場所去接觸不同的人,比如醫生、售貨員、收銀員,在與其溝通時,可以仔細傾聽獲取信息,并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在與人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期間,運用主題式探究法,能夠讓教育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作為教育活動的制定者,學生們的引導者,要看到主題探究活動的積極意義,并著眼于實際情況,制定多樣活動方案,讓學生的道德與發展學習效率能夠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