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春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第一中學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言語經驗,把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熱愛,培養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發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理解文化多樣性”。這些闡述為我們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指明了努力方向,告訴我們日常教學中應該注重語文的實踐性,積極創設語言運用情境,指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辨力,提升思維品質。對高中生而言,課前演講就是一種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在這種語言實踐活動中,隨著演講要求的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漸進式提升。
筆者在自己的語文課上開展了漸進式課前演講的多次試驗,看到了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明顯提升,歸納出課前演講四步法,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第一階段:自由式演講。所謂自由演講指的是演講內容自由選擇,其實演講形式并不完全自由。演講形式的要求是明確具體的,設定了評價演講的五條標準:時間限定3分鐘,文體限定為議論文,演講過程中要保持一個貫穿始終的明確的觀點,論證中有不少于3個事實的事例論證,論證方法不少于2種,論證的觀點要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并指向解決現實問題,原創并脫稿。這是學生在高一階段開始的第一輪課前演講,每次演講后全班同學會用前面提到的幾條標準衡量本次演講,不符合要求者必須重新修改,第二天再展示再點評,直到通過為止。這一輪的演講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規范框架內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訓練的意義在于把自由的思想用規范的語言表達出來。演講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會找到自己想表達的一個觀點,圍繞觀點去組織論據、論證,尋找和自己日常生活的契合點,然后在語言表述中整理自己的思想。而所有聽講的學生也會在傾聽中學習尋找別人的思維的邏輯,對照自己的生活,得到思維層面的啟發??梢哉f,這是學生的思考力在最基礎層面上的一次演練,既有思維的自由性,又有語言的規范性,讓學生在高中伊始就體味到思考和表達的重要性,有一個的方向,逐步形成一個良好的思考和表達的規范習慣。
第二階段:時評性演講。相對于自由式演講而言,時評性演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形式上繼續要求規范性,還在內容范圍上進行了明確限定,而實際上在觀點上對學生的思想自由度沒有限制。時評性演講的要求是針對一個月內發生的某件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求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某一個新聞事件,然后闡述自己從中得出的某種觀點,用相關事實來論證它,再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尋找關聯點,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對置身其中的這個世界的關注和思考。如果說第一輪自由式演講學生的思想是在自我中完全自由的翱翔,那么這一輪的時評性演講則是把自由的自我投身到廣闊的世界中去,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有著明顯的拓展。這一輪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關注時代,關注社會,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尋找自己的生活和時代、社會的關聯,深入思考這種關聯,從而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時代與社會中所處的位置。
第三階段:審題式演講。審題式演講是限定演講材料的,基本上是從近三年的高考真題和模擬題中尋找演講材料,練習學生結合材料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在新高考實施以后,近幾年的高考寫作材料其實都是指向立德樹人的方向,用這些材料指引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關注自己,進而明確自己在國家、社會中的定位,主動承擔起社會一員的責任。而這種以高考材料為審題素材的課前演講訓練就成為了引導學生理解社會、表達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從材料中感受時代、社會的脈搏,又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我在時代和社會中的存在,在對自我在社會上的意義的尋找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努力更清晰地理解他人和社會,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達到自我和社會的一種有機平衡。
其實時評性演講和審題式演講都是在強調學生自我和社會、時代的關聯,但不同的是前者是自由選材,后者是限定材料,這種不同實際上是在加深學生從自我抽離發展到融入社會的程度,更加強調社會責任感。
第四階段:即興演講。這是課前演講的最高階段,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語文課前十分鐘出示審題式演講材料,演講學生只有十分鐘準備時間,他需要在這十分鐘里找到材料的方向,組織自己的論證,用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在平時儲備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臨時性綜合性的思考成果。這就不僅考查了他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更能體現出他們思維的速度。如果沒有前幾輪的累積和鋪墊,是很難在此時做出良好的表現的。好在學生已經有了先前穩扎穩打的演講基礎,對于演講的規則已經非常熟悉,他們需要做的只是迅速對演講材料做出反應,快速組織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胸有成竹然后出口成章。
這就是我們高中階段課前演講的最終目的,讓學生的語言實踐在思維的不斷拓展延伸中走向靈活自由。面對這樣的高難度挑戰,學生們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著巨大的潛能有待挖掘,平時的儲備在關鍵時刻都會轉化成耀眼的光芒。而這些,也將激勵他們不斷積蓄力量,提升自己,從語言到思維,都逐步走上更高的層次。
在課前演講四步訓練法的實施過程中,有兩點注意事項:一是教師要對演講適時點評,用點評來引導學生拓寬加深他們的思維維度,規范他們的演講語言,講而不評,會失去講的意義;一是學生要對演講及時修改,精煉觀點,濃縮論據,豐富論證,發現自己思維的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練而不改,會喪失練的效果。
當然,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簡單工程,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時在日復一日的實戰訓練中堅持。不過,好在我們有著明確的方向,有著清晰的道路,擁有不斷嘗試的勇氣和力量,選擇一個小小的突破點,把每天的課前演講堅持下去,假以時日,聚沙成塔,從量變到質變,語言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應該是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