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萬強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中心小學 廣西 玉林 537012)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科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閱讀能力作為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學科能力,理應受到重視。當前,實際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與小學生興趣愛好不符等問題,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當具備信息化思維,利用微課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是他們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并愿意主動投入閱讀過程之中。
新課導入環節對奠定課堂氛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新課導入環節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首先,教師要精心選擇閱讀教學的素材。傳統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已經有精選素材的意識,但在選擇素材后并沒有根據現實教學需求對素材進行加工,這導致部分與閱讀教學主題不相關的內容出現在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可利用微課對閱讀素材進行編輯,如元素閱讀素材中的關鍵部分,將其制作為動畫,然后將其融入微課之中,為后續解讀文本內容奠定基礎。原本以文本形式出現的閱讀素材又以動畫形式出現,多樣化的呈現形式能給學生新奇的閱讀感受,使他們更愿意主動閱讀文本。再如,在課內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利用微課呈現文章的結構框架,拉近學生和文本內容之間的距離,削弱他們閱讀過程中出現的陌生感。如講解以風景為主題的文章時,教師先播放一段介紹自然風景的微課,從與文本內容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講解,以此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學生關注自然風光的形成過程時,教師則利用微課介紹自然風光中蘊藏的文化底蘊,給學生提供看待自然風光的不同角度。如此一來,學生看待事物的視角不再單一。當學生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看法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分享中鍛煉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將微課利用于小學閱讀教學課堂中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實現深度閱讀教學。教師要保證微課在閱讀教學課堂中發揮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他們認知結構的發展調整微課內容,使之適應小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需要。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還要促進其聽、說、寫等能力的提升,因而要使微課的內容與教材保持相對一致性。教師要充分研讀教材中的文章,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為例,許多學生對本課的歷史背景并不了解,在閱讀文本時只領悟到作者表達的第一層含義。實際上,教師從歷史進程、民族發展的角度出發閱讀本文,學生將對作者傳達的情感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因此,教師可利用微課向學生介紹本文的歷史背景,為學生精讀文章做準備。學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前提下閱讀本文,對文本中的細節把握更加全面。再如,學生閱讀《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先利用微課向學生介紹《三國演義》一書的框架,鼓勵閱讀過該書的學生談一談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學生先對諸葛亮、周瑜等人物形成初步認知,在解讀文本中不同人物的行為、話語時,結合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分析的層次更加深入。
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能產生綜合性的教學效果,還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微課與互聯網相連接,能夠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拓展閱讀教學內容,也給學生創造更多自由選擇閱讀素材的空間。教師開展拓展閱讀教學要基于一定科學依據,如以課內文章為依據,圍繞課內文章進行延伸,實現群文閱讀?;蚴且阅骋晃恼律婕暗闹黝}為依據,選擇與該主題相呼應的不同體裁文章供學生閱讀。如學生閱讀《小英雄雨來》時,由于缺乏歷史基礎知識,難以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可在微課中融入和歷史背景有關的故事,使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真實體驗,對我國的革命歷史形成個人見解。再如,教師可結合課內文本補充與人物相關的小故事,激發學生拓展閱讀的興趣。課文《猴王出世》圍繞孫悟空這一人物的身世展開,學生在閱讀本文時會對“猴王”這一角色產生濃厚興趣,教師則補充部分《西游記》中的情節,使猴王的角色更加立體?!段饔斡洝分械慕浀淦斡性S多,教師可選擇女兒國、三打白骨精等事物與情節,利用微課并從孫悟空的角度出發進行介紹。學生在拓展閱讀中不僅對孫悟空興趣十足,還對《西游記》一書中的其他人物產生探究欲望,從而愿意主動閱讀該書。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應當將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核心內容,還要滲透以讀促寫、以讀促聽、以讀促說等理念,發揮閱讀教學的全部效用。微課是重要的現代化教學工具,微課和閱讀教學的融合將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為學生綜合能力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