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不同的國度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出不同國家、地域的獨具特色的各式競技體育項目,而不同的競技體育項目又會產生相應的訓練理論建構和知識認知,這就產生了體育專項訓練理論。隨著專項訓練理論的豐富發展,人們開始嘗試探索可以概括適應多種訓練理論的認知,這就產生了一般訓練理論。德國哈雷博士于1965年主編的《運動訓練學》開啟了運動訓練一般理論的先河,標志著運動訓練一般理論的建立。然而,隨著運動實踐和競技技能水平的不斷提升,“專項訓練學受到視野的局限而難脫狹窄并難以深化和提高,一般訓練學在力求概括適宜于所有項目的共同規律時遇到了巨大的困難”[1]。于是,以不同項目的本質屬性所引起的項目之間的異同點為依據,將一組具有相似競技特征及訓練要求的運動項目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的理論應運而生,這就是由我國知名運動訓練專家田麥久教授及其團隊提出的項群理論。隨著運動訓練的不斷深入,實踐對理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不斷意識到認識問題是影響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的關鍵,為此專家學者對該領域做了諸多積極的探索[2]。
基于運動訓練學理論發展的基本背景,該研究以項群訓練理論為指導,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方法特征進行研究,旨在全面提高武術套路運動員體能訓練水平,切實提升武術套路競技運動能力,為武術套路運動的高難新美競技化發展作出探索[2]。
項群訓練理論視域下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方法特征。
1.2.1 文獻資料法
該研究通過知網,以“項群訓練理論”“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等為檢索詞,獲取博士、碩士、期刊論文等87篇,查閱項群訓練理論專著7部,另外,還查閱了16種中文核心期刊和大量網上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為該文的研究提供支持。
1.2.2 訪談法
該研究主要采用電話訪談和當面訪談等方式,與學者、專家、教授、教練員、運動員就項群訓練理論指導運動實踐進行交流,并將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1.2.3 邏輯分析法
根據所查文獻資料,結合運動訓練學、競技運動特征學等理論對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邏輯分析,從而歸納總結該文觀點。
武術套路本身屬于綜合類體能技能類運動項目,其在自然身體動作表達、武術文化技擊技術展示、動作技術審美追求諸方面具有顯著的整體性要求,這種整體性要求又對武術運動員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地講,身體形態、運動素質和機能狀態3個方面均對訓練水平有重要影響[3]。因此,在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樹立整體性訓練基本理念,注重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形態、運動素質和機能狀態3個方面體能的均衡發展。
首先,身體形態是武術套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礎。武術套路運動員除了對練等個別的集體項目之外,大多是個人武術套路競技能力和水平的展示。要求體態勻稱,身法靈活,精神飽滿,氣韻順達,加之武術套路競賽規則的技術、難度、時間、動作規格等評分要求,對武術套路運動員競賽展示的身體形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就必須要強化體能訓練對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形態的塑造。因此,教練員應該緊密結合武術套路運動員競賽的身體形態需求,整體安排訓練內容和強度、密度。
其次,運動素質是武術套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前提條件。武術套路競賽編排復雜,技術動作難度要求高,整套動作常常呈現出對稱性和不對稱性相結合的綜合性特點。從單個動作上來看,既有大量技巧類屬性要求,也有剛健類單純性表達,動作之間串聯動靜有度,承續有節,整套動作演練過程講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對速度、力量、靈敏、耐力、協調等運動素質都有相當高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時強調運動素質的全面整體性提高必不可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武術套路的運動素質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有其自身特點,武術套路既對完成單個動作有體能要求,也對完成成套動作有體能要求,把握和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必須在整體的統領上下足功夫。
最后,機能狀態是武術套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核心保障。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終極目標是提高武術套路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水平,從而確保武術套路運動員3種供能系統的高水平狀態,這樣才有可能奪取運動競賽的優異成績。可以說,武術套路運動員的機能狀態是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最核心的部分,身體形態、運動素質歸根結底是要為機能狀態服務的。強調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整體性,“整”是指身體形態、運動素質和機能狀態缺一不可,而“體”則專指“機能狀態”。由此,教練員應緊扣“機能狀態”這個“體”,在訓練方法上做選擇,在運動負荷上作安排,在身體恢復上作調整,以最大程度地抓住“體”,兼顧“整”,為達成武術套路完美性表現打下體能基礎。
作為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武術套路,無論從訓練還是參賽過程分析,其核心問題是成套動作的創編和完成[4]。首先,創編的成套動作是開展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基礎依據,如果體能訓練不能深深根植于創編的成套動作來設計和開展,體能訓練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其次,圓滿完成成套動作是開展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主要目標,如果體能訓練不能服務于創編的成套動作的完美表達,體能訓練就會成為無本之木。因此,要想高質量、藝術化地完成創編好的成套動作,就需要從武術套路的“技術性發展導向、競技性發展導向、藝術性發展導向”[5]諸多方面開展系統化的武術套路體能訓練,以實現競技水平的提升。
這里的系統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強化。
一是創編套路的系統性及其體能訓練。創編是將教練員的理念和運動員的實踐相結合的關鍵點,除了完成基本的參賽需求之外,同時還滲入了武術套路項群獨特的戰術理念[4]。應充分體現出武術套路的“創編三性”項群特征,即目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一,創編的目的性表現在發揮自我、克制對手,使運動員具備的專項競技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揮。第二,創編的合理性表現在理解運用規則增加成套中非競技能力表現的得分因素。第三,創編的有效性表現為運動員在參賽過程中完美表現創編的內容[4]。針對套路創編的系統性,應該開展符合創編需求的體能訓練方案并付諸實施,以滿足創編套路對運動員體能的實際需求。
二是難度和成套動作完成的系統性。難度是競技武術套路高、難、美、新的重要載體,也是競技武術套路評價體系定量化、科學化的必然結果[6]。再好的套路創新編排,特別是動作難度,如果不能在賽場上完美展現都是徒勞的,因此,訓練期內通過各種系統的體能訓練手段,提高創編套路技術完成規格,確保難度動作的穩定性和成功率[4],進行有計劃、系統而長期的訓練,它應該幾乎貫穿于運動員整個運動生涯的始終[7]。
三是成套動作藝術性展示的系統性。事實上,武術套路的最完美展現就在于實現技術和競技的藝術化升華,用審美情趣贏得裁判和觀眾。因此,服務于武術成套動作藝術性展示的系統性體能訓練就成為能否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所在。
武術套路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注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節奏性,是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訓練的內在要求。
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應科學合理地計劃、安排、部署整體的訓練節奏,全面落實“動作高難、意境美奐、體能充沛、完滿表達、展現風格”的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指導思想,緊緊圍繞重要比賽的賽程安排來調整訓練節奏。每個訓練大周期,以及每一周的訓練中都要注意負荷內容安排的節奏。如安排雙峰負荷節奏的周計劃訓練模式,即周一至周三全天訓練,負荷遞增;周四調整,半天訓練;周五、周六遞增強度訓練。以每半天訓練為一個訓練單元(每個單元3h左右)計算,每周11個單元,超過30h的大強度訓練。有效轉換訓練內容、積極調整負荷節奏是傷病預防的核心控制要素[4]。注重訓練節奏任務的重點:一要在高水平成套動作完成成功率上下功夫;二要在武術套路意境審美表達、突出個人演練風格上下功夫;三要在調節好競技狀態和心理狀態上下功夫;四要在為賽前做好充分體能、技術、心理、賽場應變準備上下功夫。
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以完成難度動作為體能訓練的核心,要在提高武術套路運動員高質量完成難度動作體能上下功夫。
為了保證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服務于運動員高質量完成難度動作,武術套路體能訓練過程常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以“程序訓練法”為主,“微機輔助訓練法”為輔,理由分析如下。
其一,由于武術套路競賽項目特點,其更適合依靠具有邏輯系統的訓練內容控制訓練的過程,從而可使教練員發揮其在常年執教過程形成的對武術套路項目內在關系、訓練內容的構成要素、發展規律的獨到認識和豐富經驗,從而獲得最佳訓練效果,取得優異成績。
其二,“程序訓練法”的基本構件是訓練程序、檢查手段、評定標準、訓練手段,而訓練程序的基本構件則是訓練內容、時間序列、聯系方式,其形成的控制通道既可以較為方便地了解運動員的現實情況,也利于修正訓練方案,更有利于運動員的訓練結果逼近訓練程序預定目標。
其三,“程序訓練法”系統化、定性化、程序化的特點契合了武術套路項目以定性打分為主的評價特征,有利于系統控制運動訓練過程,有利于提出和修正訓練方向,有利于科學控制訓練過程。
其四,微機輔助訓練法可以彌補“程序訓練法”不可重復再現訓練現場和動作套路的不足,可以為科學化、真實化、理性化糾正動作和實現訓練目標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為體育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競技體育必然會履行新擔當、發揮新作為。同時,在體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競技體育發展面臨著新任務、新使命、新要求、新目標,從理論層面探索競技體育發展規劃,從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層面闡釋競技體育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的作用和價值,推動競技體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一項現實課題[8]。
研究認為,武術套路的競技特點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具有完整的套路規定或創新編排,且有時間限制;二是要求有難度動作,且成為競技水平的重要指標;三是注重藝術化、審美化表達,且部分武術套路競技還有音樂伴奏要求。項群訓練理論視域下,武術套路常用體能訓練方法主要有重復訓練法、間歇訓練法、持續訓練法、變換訓練法、循環訓練法、比賽訓練法等;其特征主要表現在注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整體性、注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系統性、注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節奏性、注重武術套路體能訓練難度動作核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