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宇 齊世凱
(渤海大學體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0)
2019年國際射聯(lián)世界杯手槍分項,中國獲得手槍分項2枚金牌、6枚銀牌、4枚銅牌,進入決賽次數(shù)22次,排名第三,是參賽各國中進入決賽次數(shù)最多的,展現(xiàn)了我國在該項目的出色實力,若能夠做進一步突破,將很有希望沖擊更多金牌[1]。專項體能以運動員身體活動能力為基礎,有別于其他運動項目的身體活動特征、表現(xiàn)特征與比賽需求特征。其核心是滿足比賽的體能需求,其次是保持與比賽相適宜的持續(xù)運動能力[2]。10m氣手槍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在持槍瞄準的過程中,肢體處于不對稱的姿勢,要求運動員每次“舉槍下落”到“瞄準擊發(fā)”再到“穩(wěn)定落槍”這一系列的動作幅度做到一致,這對運動員的體能及對肌肉的控制能力提出很大考驗。
通過科學的體能訓練,強調訓練動作的規(guī)范性,不僅可以改善運動員的不良體態(tài),還能夠對運動員運動表現(xiàn)的提升有所幫助,并降低運動員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幾率,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提高訓練質量,突出強項,強化弱項。增強運動員體能、發(fā)展專項體能是提高10m氣手槍項目成績的基礎,應主要訓練的重點如下。強化上肢力量,在舉槍瞄準這一過程中減小手臂晃動幅度,達到尋找瞄區(qū)能夠更加穩(wěn)定的目的;強化核心力量,增強腹背肌群力量,能夠減小軀干晃動幅度,在整個運動環(huán)節(jié)中為運動員在不對稱的身體姿勢下更好地傳導力量及穩(wěn)定重心提供保障;強化下肢力量,扎實、穩(wěn)定的根基有助于整體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的提高。
10m氣手槍項目的運動員需要擁有強而有力的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保持持槍時手臂的穩(wěn)定,確保身體的平衡,為重心的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保證完成長時間比賽持槍的穩(wěn)定和動作的質量。運動員在瓶頸期想要有所突破,通常會把力量訓練作為主要的突破點,進一步提高運動技能,針對力量素質相關的訓練內容同樣也是體能訓練體系中的核心部分。發(fā)展力量素質,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有利于學習和掌握專項技術。掌握力量素質的練習方法及基本要素和規(guī)律,根據10m氣手槍運動員存在的短板,制定目的性、針對性的訓練方法。
10m氣手槍項目訓練和比賽,需要重復做同一個機械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間歇性、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運動員需要成千上萬次的反復瞄準、擊發(fā),使得上肢肌群形成“肌肉記憶”。耐力素質是10m氣手槍運動員在擊發(fā)時間內,舉槍保持特定強度負荷和動作質量的能力,就10m氣手槍舉槍瞄準到擊發(fā)這一過程,肩關節(jié)做了外展的動作,并且持槍手臂與地面保持近似水平的動作幅度一段時間,這需要保證10m氣手槍項目運動員持續(xù)完成專項動作的耐力,提高大腦對該模式刺激對抗疲勞能力。
對于10m氣手槍項目而言,速度素質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速度訓練主要反映人體的快速運動能力,對于扣動扳機的時機把握有很大幫助,發(fā)展速度素質,對大腦皮層的反應能力和對身體快速指揮和協(xié)調能力都有幫助,能夠使身體更加靈活,做動作更加迅速[3]。
在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結束后,可以采取靜力性拉伸的方式來放松肌肉,提高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有助于加快機體恢復。柔韌性、肌肉伸展性及抗疲勞能力成正相關,柔韌性決定肌肉的耐受能力,也決定做動作的協(xié)調性。
有些運動員能夠快速掌握射擊技術的要領,心理素質也較好,但由于受自身肌肉力量的影響,導致有些技術動作雖然能夠理解,但是做不出來,或達不到標準,所以限制了競技水平的再發(fā)展和成績的再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力量關系到能否堅持完成比賽,并且保證在規(guī)定的75min內完成60發(fā)子彈的準確擊發(fā),10m氣手槍項目的比賽時長在1~2h,在持續(xù)做舉槍瞄準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在比賽后半程會因為肌肉力量下降而影響比賽發(fā)揮,這段時間很容易出現(xiàn)遠彈的現(xiàn)象[4]。力量素質關系到10m氣手槍運動員持槍的穩(wěn)定性、瞄準的精確性等一系列因素。
3.1.1 斜方肌上部的強化訓練
強化斜方肌上部肌肉力量,能夠有效地幫助運動員控制好肩胛骨,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多余動作,控制并避免借力的情況發(fā)生。
(1)上斜聳肩
雙手持啞鈴坐在可調節(jié)訓練凳上,訓練凳與地面成約60°角,背部緊靠在訓練凳上,核心收緊,脊柱保持正常生理彎曲,雙腳踏實地面,雙臂自然下垂與地面近似垂直,做聳肩的動作,注意向心收縮時大臂與小臂盡量避免發(fā)力,靠肩胛骨上提帶動提起負重。
(2)俯臥聳肩
雙手持啞鈴坐在可調節(jié)訓練凳上,訓練凳與地面成約60°角,俯臥在可調節(jié)訓練凳上,雙腳踏實地面,雙臂自然下垂與地面近似垂直,做聳肩的動作,注意向心收縮時大臂與小臂盡量避免發(fā)力,靠肩胛骨上提帶動提起負重。
(3)聳肩頂峰收縮
雙手持啞鈴,肩胛骨上提帶動手臂,向上至斜方肌上部充分收縮,保持3~5s持續(xù)發(fā)力,頂峰收縮,再緩慢吸氣下,重復此動作。有助于感受斜方肌上部肌肉的發(fā)力提高對肌肉的控制能力。
3.1.2 三角肌的強化訓練
三角肌是持槍手臂與軀干力量傳導的樞紐,也是軀干力量支撐身體過渡到手臂持槍穩(wěn)定的橋梁。
(1)針對三角肌前束
采用直臂前平舉的訓練動作,基于手槍的重量不超過3kg,訓練時采用5~10kg重量的啞鈴即可。以站姿為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持啞鈴于體側,挺胸收腹下頜微收,脊柱保持正常生理彎曲,吸氣準備,呼氣肩部發(fā)力前平舉抬起啞鈴,肘關節(jié)微屈不鎖死,向上至手臂平行于地面,向下至體側。
(2)針對三角肌中束
采用啞鈴飛鳥的訓練動作。雙腳并攏踏實地面,骨盆保持中立位,脊柱保持正常生理彎曲,雙手持適當重量啞鈴于體側,靠肩關節(jié)外展發(fā)力,帶動肘關節(jié),至大臂與地面平行,肘關節(jié)微屈保持大臂與小臂約成135°角。啞鈴飛鳥的動作與10m氣手槍項目持槍瞄準的動作相似,可以針對持槍手臂進行三角肌中束的力量強化,用2.5kg的啞鈴做肩關節(jié)外展,使三角肌中束向心收縮充分,做好頂峰收縮,每組保持頂峰收縮1min以上。
(3)針對三角肌后束
采用俯身杠鈴開肘劃船訓練動作。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膝關節(jié)微屈,上半身前傾約50°,骨盆前傾,脊柱保持正常生理彎曲,頭部保持中立位,手臂自然下垂,雙手正握、閉握、寬握距持杠鈴。增加肩關節(jié)外展的角度,大臂與軀干約成60°角,靠肘關節(jié)的提拉帶動肌肉的收縮,提起至大臂平行于地面,向下還原至手臂伸直,注意肘關節(jié)不鎖死,保持肌肉張力,在整個運動環(huán)節(jié)中,不彎腰弓背,保持身體穩(wěn)定,減少晃動。
教練員在制訂訓練計劃時,要根據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差別,安排合適的訓練強度和科學有效的訓練量。
增強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能夠減小運動員比賽時身體晃動的幅度,提高支配肌肉的能力,改善身體平衡性、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強而有力的腹背肌肉能夠穩(wěn)定人體的核心部位、控制重心,傳導上下肢的力量。
靜態(tài)平衡的核心力量訓練的具體要領如下。以平板支撐的姿勢,掌心向下,小臂支撐在墊子上,前腳掌撐地,腰腹發(fā)力撐起身體,頭部保持中立位,勿低頭、前引,臀部不要抬得過高或壓得過低,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踝近似一條直線上。動態(tài)平衡的力量訓練:在靜態(tài)性平板支撐動作的基礎上,雙腳做小步左右移動,前腳掌撐地雙腳并攏為起始位置,開始進行腳的移動,先一只腳向外移動一腳的距離,另一只腳也向外移動一只腳的距離,然后先移的那只腳向內移回原位,另一只腳再移回原位,為一個完整動作。或者雙腳做開合跳的移動動作。控制抬放腳的力量越輕越好,盡量1s左右移動一次腳,控制軀干的穩(wěn)定,盡量減小身體晃動幅度,不要靠爆發(fā)力進行練習。
下肢肌群對射擊運動員的整體重量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的作用。在進行射擊練習及進行比賽時,因為需要考慮自然指向的原因,運動員在試射階段需要找好自己的自然指向,并調整好自己身體位置;當試射結束,開始正式計分射時,運動員需要減少腳掌的移動。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如果因為長時間保持不對稱的身體姿勢狀態(tài),腰背部感到乏力或上肢酸,可以把槍放下原地休息或進行伸展不會對自然指向產生影響;但如果由于下肢肌群力量薄弱的原因,出現(xiàn)乏力的情況,便需要停下來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因為原地休整對腿部肌群的放松沒有很大的幫助,只要站在靶位上,運動員的腿部肌肉就起到支撐的作用,而一旦離開靶位進行休息,再站上靶位繼續(xù)進行比賽時,自然指向或多或少會發(fā)生改變,這會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如果下肢不能進行有效的支撐或者說下肢穩(wěn)定性差,通常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對上肢骨骼肌的調整,進而會導致10m氣手槍運動員出現(xiàn)以下問題。一是瞄準時間延長,把握不好擊發(fā)時機,影響成績;二是生物因素的原因會使人體的平衡姿態(tài)無法一直保持在“絕對的穩(wěn)定狀態(tài)”,10m氣手槍項目具有“動中求穩(wěn)”的項目特點,優(yōu)秀的運動員都具備自身調節(jié)平衡的規(guī)律[6]。
下肢肌群主要由股二頭肌、股四頭肌及小腿三頭肌構成,以下是針對腿部肌肉可采取的鍛煉動作。
3.3.1 股二頭肌
“羅馬尼亞硬拉”,在運動過程中膝關節(jié)保持微屈的姿勢并且基本不發(fā)生運動,雙手將杠鈴拉起,還原直立,屈膝、骨盆前傾向下蹲,雙手過膝關節(jié)停止下蹲,由上至下再至上為一個完整動作。
3.3.2 股四頭肌
“保加利亞分腿蹲”,近似弓箭步單腿下蹲,后腿需要支撐在身后的訓練凳或跳箱上,訓練凳或跳箱不超過膝關節(jié)高度,前腿負重大約占八成,后腿的負重大約占兩成,前后腿距離約小腿的長度,保持身體處于較好的平衡狀態(tài)。這個動作不適合大重量訓練,進而避免了大重量深蹲時杠鈴對脊柱造成的壓迫力,雖然這個動作為徒手進行訓練,但是對腿部肌肉造成的負荷非常大,在發(fā)展腿部肌肉的同時,還能改善平衡能力。
3.3.3 小腿三頭肌
小腿三頭肌向心收縮時有使足屈、足背伸的功能,可以通過提踵練習的方法來強化小腿三頭肌的肌肉力量,在訓練時保持小腿肌肉的持續(xù)張力,頂峰收縮保持1~2s,控制離心收縮的速度盡量緩慢。
10m氣手槍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應當有計劃地貫穿在整個射擊訓練之中,找準方向,重視專項體能訓練,在制訂有針對性訓練計劃的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訓練,豐富訓練手段,完善訓練內容,抓好細節(jié),更進一步地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為競技比賽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