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職業技術學校 王 偉,王靜悠,陳 鳴
為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以“崗課融合、證課融通、賽課結合”為目標,以“崗課賽證”融通為課程開發理念,實施崗課賽證四位一體融通培養?!皪徴n賽證”是以崗位要求、技能大賽、相關證書的能力和素養要求為目標,以課程為單位整合教學內容,按照確定課程結構、制定授課計劃、編寫授課教案的順序對每門核心課程進行開發,將“崗賽證”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
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主要借鑒普通高中的傳統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雖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并不斷改進,但學習環境和氛圍始終未能與真實工作環境產生關聯,仍是教師講、學生聽,重理論講授、輕操作實踐,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崗位實際需求不匹配,未能形成有效的無縫銜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崗位實際需求,才有利于學生產生正確的職業觀和學習“著力點”,從而獲得職業崗位關鍵能力,勝任崗位工作。
國家職業標準所對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未貫穿于整個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X”證書技能點未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及教學內容中,職業技能等級考核內容和教學內容未進行有效融合。
教學內容和技能大賽內容不匹配,技能大賽操作規范在日常教學中未得到有效運用,技能大賽受益學生的面不夠廣、量不夠大,“以賽促教”的具體實施未真正落地,技能大賽的引領示范作用未真正發揮出來。
以課程改革為核心推動育人模式變革,從技術崗位的人才需求出發,以典型工作項目為載體,與行業企業共同構建模塊化、能力遞進式的課程體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引領,使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形成“螺旋式”遞進,專業理論及實踐技能逐漸積累疊加,創新實踐“前店后校、書證融通、雙師共育、工學交替、進階入崗”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深入分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1+X證書職業技能考核標準,融入“證”的元素,制定“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制度架構,以“X”證書考核內容為基礎,開發訓練任務與載體,將“X”證書培訓過程與學歷教育專業教學過程統籌組織、同步實施,使“X”證書培訓內容與學歷教育的專業課程有機融合。
將技能大賽項目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技能大賽內容融入課程教學內容、技能大賽評價融入課程評價,以技能大賽為引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職業崗位職業能力分析表》和《職業崗位(群)工作分析表》整理、分析崗位能力,同時將國家職業技能考核題庫的典型工作案例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崗課融合的具體措施如下。
(1)“引企入?!毙纬伞扒暗旰笮!钡慕虒W模式。堅持校企共育辦學理念,主動服務汽車產業發展,牽手相關企業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引入相關企業到校辦廠,試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前店后?!钡霓k學模式,建立“學校+企業”共同育人平臺。
(2)創新校企合作機制,實現校企雙主體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引進企業生產規范與標準,明確企業崗位標準,積極引進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培養實施、人才培養過程監控與質量評價,將生產工作任務融入教學中,通過工學交替、育訓結合、頂崗實習等環節實現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3)建立“雙導師”制,實現企業技術專家進課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推行“雙導師”制,由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承擔教學,在課程教學實施階段,將核心課程相關項目的教學放到企業的生產車間或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培養,促進學生對生產流程和生產技術技能的掌握。
(4)緊緊把握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汽車專業的核心課程均采用項目化的課程開發模式,在企業技術專家的參與下,每個教學項目均來自于企業生產實際,課程建設中所使用的案例來自于企業生產中的實際案例,使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吻合。
對本專業學生可考取的1+X證書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進行分析,歸納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及職業道德要求,找到“X”證書技能點并將其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證課融通的具體措施如下。
(1)積極申報汽車領域1+X證書制度培訓點和考核點。根據教育部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制度中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結合我校的專業開設情況選定了10個模塊30個技能等級證書,再根據我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申報4個模塊的技能等級考核點。
(2)分析1+X證書制度的考核要求,將考核要求融入教學內容。通過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所需核心能力素質的分析,以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為核心,圍繞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職業素質要求和職業活動規律,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按照“從基礎到專業、由單一到綜合”的基本認知規律,利于學生規劃課業、利于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融入1+X證書職業技能考核標準重構課程體系。
(3)以“X”證書考點為基礎,開發活頁式工作頁。為了滿足崗位需求,使學生學習內容和企業生產實際進行無縫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工作規范與證書要求對接,以“X”證書考點為基礎,針對專業核心課程開發活頁式工作頁。
(4)形成1+X證書的校企互認體系。融入1+X證書考核標準,實施1+X證書制度,形成1+X證書校企互認機制,學生在校考取的“X”證書就業后得到企業的認可,企業給予相應級別的待遇。
以技能大賽為引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將人才培養與技能大賽系統銜接,分析技能大賽題庫,研討技能大賽評分表,提取技能大賽要點,將技能大賽項目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技能大賽內容融入教學內容、技能大賽評價融入課程評價等。賽課融通的具體措施如下。
(1)將技能大賽項目、評價要求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技能大賽項目進行教學化改造,將技能大賽的知識點、考核點和技能點設計成課程項目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技能大賽項目及“X”證書考點設置為拓展課程,打破常規課程安排,此類拓展課程采用導師指導、項目實施的形式進行。
(2)將技能大賽內容和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內容。技能大賽成果覆蓋全部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技能大賽的資源,將技能大賽資源進行碎片化、項目化、可普遍實施化改造,建設基于技能大賽項目和“X”證書項目的網絡學習課程和可實施理實一體教學的若干項目。圍繞技能大賽項目和考證任務,編寫校本教材、課程標準、評價標準等。
(3)將技能大賽評分體系融入課程評價。教師把指導技能大賽的行業標準、評分要求及規范融入日常教學,使技能教學標準化、規范化,并將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基本要求融入評價體系。
單純實現崗課融合的職業教育是不完善的,不能實現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培養,只有實現崗課賽證的全面融合,才能凝練出有效的、完整的、全面的職業教育育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