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胡奧森 河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支持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是規劃實施的核心,健康產業發展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點,全方位和全周期保障為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與堅實基礎?!毒V要》中提到,要積極促進健康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態勢、新產業、新模式。體育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存在密切關聯,在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當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問題的關注與日俱增。體育是有效的健康保持和改善的途徑,體育與健康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將兩大產業有機整合形成的新興產業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目前國內外關于健康產業的研究大多是從管理學和醫學角度,從體育視角研究健康產業發展的研究很少。我國體育活動的分類依據是《國家體育產業分類》,體育健康產業涉及的類別主要包含四個方面。體育健康服務機構、運動康復訓練相關器械制造、運動營養品和功能性飲料生產、體育科技服務。本研究認為,體育健康產業是立足于廣大國民健康需求的特殊產業,以體育科學為基本途徑,整合衛生醫療、科技、材料、食品等學科,為全人類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技術產品、經濟部門的總和。
2020年,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數據公告》。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值)29483億元,增加值11248億元。按名義價值計算,總產值較2018年增長10.9%,而增加值增長了11.6%。體育產業繼續朝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近年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下,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中國體育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2016年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以提高人們身心健康為目標的體育健康產業發展步入了正軌。作為基本載體的體育,以實現人的身心健康作為最終目標,體育健康產業擺脫了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機制,成為獨立的新興產業,對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為河南省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契機。
中國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中國國民體質連續多年向好,但與此同時近視、肥胖、三高等慢性疾病卻成為困擾國民的新問題,老齡人口的增加也為體育健康產業提供了廣闊市場,運動康復、健身產業、醫療旅游、社區保健等等體育產業的需求日益增加,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廣大民眾的生活質量。據河南統計年鑒(2020)顯示,2017-2020年河南省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和人均體育消費均呈上升趨勢,2019年第三產業GDP達26018.01億元,第三產業的貢獻率達到45.9%。2011年-2019年期間,第三產業的年均增長速度達10.1%。說明河南省城鄉居民對體育的需求和消費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人民迫切渴望擁有健康身體和高質量生活,健康需求的增加使得體育健康產業的需求快速擴大,基礎運動設施、運動用品、健康服務、體育醫療等等服務內容快速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
健康中國2030明確指出戰略實施主體要堅持“共享共建、全民健康”,堅持多個主體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共同推動健康落實,實現長期長效的健康維護。體育健康產業需要技術作為支撐,相關行業共同參與,為受眾提供長期服務,體育與衛生部門是體育健康產業發展的主導部門,而財政、旅游、稅務、土地等等部門同樣要給予體育健康產業必要支持,多方共同參與機制的建立對于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要清醒意識到體育健康產業發展不僅僅滿足了民眾的健康需求,更為地方政治、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支持,尊重市場規律和民眾健康需求才能夠實現體育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積極協調體育健康資源的供給與管理模式才能夠更好地契合產業發展需求,重點突出居民健康需求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發揮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發揮政府在體育健康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借助管理機制創新協調各方共同參與。
全民健身活動的推進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全面健身與體育健康產業之間構成了良性循環。全面健身讓更多居民感受到體育設施帶來的快樂和好處,休閑體育營造出和諧愉快的運動氛圍,居民逐漸形成了健康意識和運動習慣,體育健康繳費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體育健康產業發展獲得了較好的群眾基礎。而體育健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則為廣大民眾提供了良好的運動條件,市場經濟作用下的全面健身服務體系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專業而優質的健身服務,實現體育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體育健康教育有助于健康理念、健康意識、健康生活習慣的形成,而這也是推動體育健康產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居民的健康理念應該逐漸實現從“被動就醫”帶“主動預防”的轉變,觀念的轉變將使得居民們更愿意在體育健康方面付出更多財力和經歷,持續做大做強體育產業市場。健康中國2030明確要求中國的人均壽命在2030年要達到79歲,各地市政府可以積極在市域內尋找長壽老人,探究長壽居民的長壽歸因,從中挖掘體育健康教育題材與內容,借助居民身邊的人與事提升健康教育的影響力。此外河南省擁有非常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陀螺、蹴鞠、毽球、五禽戲、馬球、斗雞、太極拳、舞龍舞獅、大秧歌以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均可以成為體育健康產業的重要構成,借助文藝演出、民間賽事、學習交流等等形式進一步豐富體育健康產業。
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應該根據社會市場發展的需要,為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培養相關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不僅需要擁有專業的體育與健康的學科背景,還要兼顧體育管理學、社會經濟學等學科知識,高校應與企業、公司等加強聯系,建立人才合作培養模式,讓大學生在校期間擁有更多實踐的機會,畢業之后能夠盡快的步入工作崗位,也有利于提高學校的就業率,培養應用型人才。另外,為了保證體育健康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政府要建立體育健康產業的高水平人才數據庫,能夠為河南省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引導河南省體育健康產業步入科學、正確的軌道上,確保其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體育小鎮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全新模式,有助于實現體育健康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國家體育總局在2017年正式發布通知推進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這也成為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舉措。成功的體育小鎮需要有特色的品牌項目作為支撐,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并有效突出不同地區的特色,發揮特色體育資源的優勢與價值,真正實現體育健康與民俗、旅游、文化等產業的全面融合,借鑒國內外成功的體育小鎮經驗,創建特色品牌項目,實現體育健康產業的創新升級,有效落實健康中國建設目標,構建體育健康產業發展的新模式與新格局,發揮體育健康小鎮的引領示范作用。發展方向上,比如可以打造焦作太極城,在溫縣成立太極拳產業基地;利用林州市的國際滑翔傘項目,打造安陽航空城;洛陽欒川的冰雪運動,打造欒川縣冰雪運動產業基地;鄭州航空港區專門研究高端體育賽事、服務、高科技以及漯河的排球、鄭開國際馬拉松等等,還可以根據太行山、大別山、伏牛山、老君山及黃河、淮河等山水資源富集地區開展體育旅游、戶外運動、健康養生產業等。
健康中國2030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是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柱性力量,也為河南省體育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與方向引領。“體育強省”實施意見的落地,足以看出河南省對開創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堅定決心和信心,認識到體育健康產業發展對社會經濟及民眾健康的重要意義。河南省在響應國家政策與固化要求的同時要全面改善居民的體育健康環境,同時輻射周邊民眾及行業,依托優勢并突出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消費市場、創新發展機制、強化健康教育、縮小城鄉差距、打造特色小鎮、培養復合型人才,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為更多人民提供優質的體育健康服務,實現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的全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