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芳 董海星 王勇 聊城大學
當前高校中女大學生所占的比重愈來愈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 2012 年全國大學生中女生占比為 51.35%,2018 年則升至最高峰值,占比為 57.74%。女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獨特的,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除了必須承受來自社會工作的壓力外,還必須面對家庭、分娩和下一代的成長等壓力,因此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現實情況中,女大學生往往忽視其參與體育活動的必要性,體育參與意識與正確參與方法的缺乏,使得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降,社會文明病愈漸加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因此,有必要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發現女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的對策,以便更好的增強女大學生體質。
通過調查女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現狀,深入探索女大學生體育參與影響因素,從學生、外在環境、課堂教學、學校制度、社會環境等方面提出建議,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女生健康水平,促進該校體育事業發展,進而為體育強國宏偉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本研究對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六個系的 300 名女大學生展開研究,學生的年齡分布在19-23歲之間,調查對象從三個年級中隨機抽取確定,經過數據檢查,有效調查對象為 288 人。
1.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論文研究的需要,在發放之前征詢了教授、副教授的修改意見,咨詢多名體育教研組管理人員及體育領導,經過重重審核,多次修改,進一步完善補充,形成調查問卷的最終版。發放問卷共300份,回收問卷288份,回收率96%。
2.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體育局、太原理工大學圖書館相關相關期刊、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官網,分析和整理近幾年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的體質數據基礎上,通過對這些資料的閱讀和分析,為論文的寫作打下基礎,了解高職高專類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行為。
3.專家訪談法
一部分是山西省林業職業技術學校的一線體育教師。了解在一線教學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行為現狀,教師分析的相關因素。另一部分是山西省林業職業技術學校高層領導,從學校層面,了解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情況,以及對學生參與體育的期望及已經嘗試的具體改革措施。
4.數理統計法
符合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標,使用 EXCEL 整理回收問卷所得的數據,使用 SPSS 對所得數據進行詳細的整理,結果錄入電腦,為文章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并分析數據中反映的相關問題和潛在現象,以進行實證,研究課題。
1.本院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
2020 學年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體測總人數為 5001 人,評定成績人數為 4679 人,其中未評定成績人數為 322 人(包含免測人員 103 人);達到優秀評定等級人數為 5 人;所占比例為 0.10%,良好評定等級人數為 116 人;所占比例為 2.48%,及格評定等級人數為 2724 人;所占比例為 58.21%,不及格評定等級人數為 1834 人;所占比例為 39.21%。針對初次測試不及格和缺項的學生,學校進行了補測,補測總人數為 1841 人,補測評定成績人數為總人數為 4687 人,達到優秀評定等級人數為 5 人;所占比例為 0.11%,良好評定等級人數為 116 人;所占比例為2.47%,及格評定等級人數為2958 人;所占比例為63.11%,不及格評定等級人數為 1608 人;所占比例為 34.31%。由此可見:本院女大學生體質水平較低,評定等級為及格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63.11%,而優秀人數最少,占比僅有0.11%。
2.本院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情況及教師訪談情況
高等大專院校的體育課程內容形式單一,造成學生參與體育興趣的積極性低,大多數職業學院將體育列為優先事項,但所開設的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效果不佳,導致學生的運動態度不活躍和運動行為興奮度較低。以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進行問卷調查中,大量學生認為體育課程的內容單調,她們對體育課不感興趣,不想參與運動,缺乏參與的動力和主動性。男孩比女孩更熱衷于運動,并愿意花更多的金錢和時間,運動后,男孩的參與體驗更佳,形成正確的反饋和激勵,他們在體育方面的態度和行為將受到積極激勵,他們將更愿意參加。女孩的參與體驗較差,導致她們對困難性的項目產生恐懼,從而更不愿參加運動,運動態度和行為將受到負面影響。
1.本院女大學生課內參與運動的興趣和行為現狀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女大學生中有68%達到了標準,甚至有13%的女大學生超過了標準,其中有19%的女大學生幾乎不做運動。但是就鍛煉時間而言,只有41%的女大學生達到了45分鐘以上,這表明該校的大多數女大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并不能取得體育教師所預期的鍛煉效果。實現鍛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鍛煉的頻率和持續時間,該調查結果表明,幾乎70%的學生每周鍛煉1-2次,就運動時間而言,有一半的大學生每次都做運動持續時間少于30分鐘,幾乎45%的女大學生可以進行30-60分鐘的練習。從總體上講,運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仍然較低,不能滿足大學生的生理成長需求。
2.本院女大學生課余參與運動的興趣和行為現狀
課余體育興趣調查情況得出,女大學生參與度最高的項目為跑步,超過24%的女大學生選擇這一項目作為第一選擇,其次是羽毛球和跳繩,參與其他項目的選擇相對較低。根據調查結果,該校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排名為是跑步、羽毛球、跳繩、排球、瑜伽、健美操、籃球、足球。在此排名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喜歡跳繩低競爭性的運動和羽毛球、排球隔網對抗的項目。
大部分女大學生表現出不愿意去參加的逃避情緒,其次是自身情況,因為懶惰從而不去參與體育鍛煉,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學業壓力,忙于學習從而使得參加較少,其次是環境影響下,自身喜歡獨處的情景,找不到合適的朋友陪同一起,最后的原因是不喜歡該運動項目,不愿意去參與。
該校女大學生體態出現最多的現象為低體重和肥胖,出現了“過瘦過胖”的異常情況,受到目前社會上“以瘦為美”的風氣,一些女大學生被以瘦為美的社會風氣所影響,盲目減肥,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過低。在更活躍的體育鍛煉氛圍中,大學生更容易運動,這個結果與女孩的個性和心理特征非常吻合。相比較而言,女大學生喜歡參加集體體育活動,這表明其愿意參加這個平臺用來加強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可以達到娛樂和健身的效果。
外在環境因素主要與訓練的設備和天氣條件有關。調查發現,目前該校的體育設備難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該高校體育設施相對落后,操場與標準400米田徑場差距略大,四塊籃球場中兩塊為拼接場地,兩塊為水泥場地,羽毛球館在餐廳四樓,一般情況下不對學生開放,沒有配備的排球場、網球場等場地,另外在遇見極端天氣,例如揚塵、大風天氣時,操場上難以開展課上體育活動。
課堂教學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材教法和形象上。優秀的教師會遵循學生發展的規律,采用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格學生的學習策略。教師上課的語言,評價學生的方式,對待獎懲的態度,活躍課堂氣氛的能力等都感染著學生,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該校女大學生學習壓力大,花在職業學習上的時間多,思想負擔重,擔心畢業后的就業問題,所以平時會加倍學習職業知識,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中,而且該校組織結構過多,很多學生在業余時間要處理組織部門的事情,造成可能只有正常吃飯、上課和晚自習的時間,沒有時間進行身體鍛煉。
學生是社會中的人,社會影響及體育概念的形成對她們體育動機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學生對體育明星的崇拜和全民健身的宣傳對加強學生體育動機的愿望和參與都起著推動作用,社會上對體育片面的認識和偏見會干擾學生參與的體育動機。
對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從學生心理、教師語言、教材教法、教學場地天氣條件等方面出發進行改革,為女大學生更好參與體育鍛煉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促進女大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使該院體育教學工作順應時勢,更好的契合學生今后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