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安徽省宿松縣經濟開發區龍山學校 安徽 宿松 246500)
寫字是小學語文的基礎,但是小學生對于寫字的積極性不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寫字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進入了廣大教師的視線,許多教師嘗試著將微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字興趣,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生年齡小,正處于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教師要從課堂氛圍入手,為學生營造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在寫字的教學中,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尤其是在生字課上,學生對于生字很難記憶,利用微課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生字課導入環節運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微課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應用,同時也能在課下應用,這樣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時間限制,有利于學生反復觀看,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所學內容。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在寫字課的中,將生字書寫到黑板上,學生機械地記憶,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而且受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習的生字數量有限,這樣就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地位,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有些同學會產生厭倦心理,這樣不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將微課運用到生字教學中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老師通過微視頻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生字詞,學生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生字的寫法和意思,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我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經歷了從遠古時代的象形字到現在的簡體字的演變。為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微課來演示文字的起源,讓學生了解文字的演變過程,加深學生的印象。譬如“日”“月”“鳥”等字,教師將文字的圖像繪制出來,然后給學生展示古代象形文字的圖片,要求學生對比現在的文字和古代文字的異同處,學生在對比中能夠了解,現代很多文字都是從象形文字中演變過來的。其次,教師也可以將教材中的趣味故事轉變為微課,以供學生們在課下復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漢字的來源和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制作寫字微課時,教師要圍繞低年級寫字教學的重點難點設計微課內容。學生在寫字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頻率高的問題是寫字姿勢、筆畫口訣、運筆技巧等,同時這些問題也是寫字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解答學生的疑問。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握筆的時候,可以利用微課來展示“二捏一托二指握,指實掌虛腕靈活”的握筆方法,讓學生模仿視頻中的握筆方法,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握筆姿勢,為學生以后的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字的技巧,可以通過重復播放微課的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如在教學“二”字的筆畫書寫口訣時,教師可以制作關于漢字“二”的微課,引導學生抓住“二”這個字的短橫仰、腹橫長的書寫特點,讓學生熟練記憶“二”的書寫方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演變有規律可循,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捕捉文字之間的關聯,總結漢字的規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微課運用到課堂上,讓學生反復觀看,觀察漢字的結構和規律,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會書寫。例如,教師可以將微課運用到生字的書寫中,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生字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林、棘”這兩個字,字體中左邊的“木”中的“丶”應該寫成點,這樣一來,可以避免與右邊“木”中的“丿”形成交叉。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很容易發現這兩個字的不同點,在以后的學習中就不會混淆。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深入實施給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微課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通過微課來掌握重難點,同時教師也要積極開發新的微課,進而提升寫字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