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瓊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石卡鎮中心小學 廣西 貴港 537116)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對于學生其它學科素養的提高和未來的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教研的重要方向。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需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效果,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發展規律,立足于教科書中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展開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需要教師及時革新自身的傳統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地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習慣[1]。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得以不斷提高,但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以及教育改革轉型時期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課堂的過程中,暴露了一定的新問題和老問題,因此要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就需要根據當前存在的問題找到合理的措施進行完善。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由于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活潑好動等特性,教師常常需要管理課堂紀律,這使得課堂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應用。而為完成教學任務和進度,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也難以發揮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性,使得教學效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時由于學生的文化基礎差異不同,學生語文學習的個人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教師采取統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逐漸下降。
2.1 單元教學設計。小學語文的教科書是經過教育專家和專業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設計的,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智育、美育、德育以及培養閱讀興趣的內容,其中每個單元有著類似的主體和內容,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的單元和主體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閱讀教學設計。立足于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整合,借用生本理念的形式進行展開,通過在閱讀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和訓練,實現大閱讀教學下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提高。教師需要將單元作為整體,從熟悉生字生詞到文章思想感情、表達方式、寫作技巧、拓展閱讀各個方面,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減負增質”的目標,為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教學內容為例,其中涉及到中西方的各類神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生字生詞教學、寫作技巧、表達方式、思想感情的順序進行《盤古開天地》的教學,讓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后加快對于后續的教學進度,在單元教學完畢后通過習作部分進行寫作訓練,并且教師應該推薦幾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神話課外讀本,以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儲備量[2]。
2.2 課外閱讀教學的應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只是學生必須掌握和了解的基礎部分,要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能力的提高,課外閱讀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有效性,同時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加強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合理利用工具書和其他輔助閱讀的方法來保證課外閱讀的順暢性。同時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喜好和認知能力以及發展規律,選擇小學生樂于閱讀的課外內容,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教學的主體體位,教師可以推薦幾本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范圍內進行自主選擇,使得自主性和有效性都能得到保證。除了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符合生本理念,在課外閱讀展開的形式上也要多樣化和趣味化,通過創建良好的閱讀風氣和多彩的閱讀活動、演講比賽等,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中,擴充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知識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3]。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大閱讀教學需要基于以生為本的新課改教學理念而展開,教師要將課內和課外內容相結合,通過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各方面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