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萬禮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滲透的步伐,基于運動類的AAP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它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基于人們不斷增長的運動需求,給人們提供便捷的運動服務。大學生作為社會群體中的“易感人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強,運動類APP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快速的運用,并對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
本文基于體育類APP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快速運用,以江蘇省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運用運動類APP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行為為研究重點,綜合運用文獻法、調查法和統計法等,依托互聯網為平臺,通過百度、知網等搜索關鍵詞的方法,查閱大量的電子化文獻,了解當前基于運動類APP的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研究資料,給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并借鑒有益的研究方法;依托互聯網,向大學生發放電子問卷100份,收回99份,有效問卷 99 份,回收率達 99%;基于調查獲得的數據,采用數據統計法,對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以獲得第一手數據,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旨在通過對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產生的變化進行研究,以針對運動類APP運用提出一些建議,以引導大學生更好地運用運動類APP,指導大學生科學地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通過對大學生運動類APP的課外體育行為變化統計與分析,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變化產生了以下幾個顯著的變化:
運動類APP作為一項新鮮事物,受到大學生的普遍歡迎,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運用體育類APP之前,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缺乏有效的支持,運動指導主要依靠體育課堂獲得運動理論和經驗支持。運動類APP有效彌補了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支持不足的現狀,而且運動類APP提供的服務支持更加的全面,服務面更廣泛,除對大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理論和技能指導外,也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變化、數據等提供了數據支持。運動類APP提供的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熱情,參與體育運動的態度更加主動,積極性很高。
運用運動類APP之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動機相對單一化,主要以提高身體素質和塑形為主。運動類APP在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中的運用,給大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這就帶動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動機的變化,運動動機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除健身、塑形動機外,課外體育運動也成為大學生休閑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課外體育運動使得大學生獲得新的娛樂方式,不少大學生也借助課外運動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從日常學習和生活壓力中獲得情緒釋放的空間。此外,課外體育鍛煉也成為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課外體育鍛煉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運動類APP的運用,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次數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運用之前,不少大學生因為課外體育運動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支持,課外體育運動的次數相對較少,少部分大學生直接不參與課外體育運動,保持較高頻率的大學生數量比較少。運動類APP運用后,其多元化的服務功能給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支持,而且迎合了大多數大學生的運動興趣,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次數得到顯著的提升,運動次數更加頻繁,較傳統環境下有了顯著的提升。
從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持續的時間分析,運動類APP使用后,大學生運動時長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運用運動類APP之前,大多數大學生課外運動的時間保持在較短的時間內,而且具有不確定性,存在隨意性現象。運動類APP運用后,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時間更加長久,大多數學生課外運動時長能夠保持在三十分鐘以上。課外運動時間的變化,充分顯示出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運動的支持效應更加顯著。運動過程中,大學生之間基于課外運動的互動也得到顯著的提升。
運動負荷反映出大學生運動的總體水平,運動類APP使用之前,大多數大學生運動負荷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運動負荷與大學生課外運動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運動類APP運用后,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負荷得到顯著的提升,運動負荷更加的強大。這與大學生使用運動類APP后的運動時間、運動頻率有關,運動時間的增加和運動頻率的增強,無形中提高了大學生運動負荷。大多數大學生根據運動類APP提供的運動建議進行科學的鍛煉,也是造成大學生課外運動負荷升級的重要因素。
運動類APP的運用,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項目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傳統運動環境下,大學生課外運動項目相對有限,主要以球類運動、跑步等為主。運動類APP的運用對大學生課外運動提供了多元支持,大學生喜歡新奇的事物,一些新型、時尚化的運動項目得到了大學生的普遍喜愛。不少大學生基于運動類APP提供的服務功能,在課外運動中嘗試進行新的項目運動,一些攀巖、野外生存、挑戰類等運動項目等,也逐步地得到大學生的歡迎,基于新項目的課外體育運動項目不斷增加,也帶給大學生獨特的課外體育運動體驗,大學生運動熱情更高。
傳統體育運動環境下,不少大學生不愿意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習慣“宅生活”。隨著大學生運動觀念的變化和運動類APP的支持,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群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少部分群體向更廣的群體轉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課外體育運動中。大學生運動群體的增加也營造了濃厚的課外體育運動氛圍,有助于全民運動計劃的實現,也帶動社會民眾參與體育運動,并加速運動類APP在體育運動中推廣的速度。
運動類APP既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市場基于人們不斷增長的體育運動需求開發的產物。因此,運動類APP在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中的運用,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消費也產生顯著的影響。傳統運動環境下,大學生運動消費比較低,主要集中在運動材料購置層面。運動類APP的運用,增加了體育運動服務項目,不少運動類APP提供了較多自主選擇的消費項目,如私教、運動項目增值服務指導等。這些導致大學生課外體育消費更加突出,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消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基于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產生的顯著變化,需要針對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進行合理的引導。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更好地發揮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運動的積極作用。
基于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產生的多方面影響,設計方應將提高運動類APP的用戶粘度作為產品研發和創新的重點。目前,市場上供給的運動類APP存在同質化現象,缺乏創新意識,服務項目出現止步不前的現象。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影響與提供的服務項目有關,當服務項目長期得不到改善和優化時,大學生對運動類APP的興趣就會出現衰退現象。這就需要設計方基于大學生不斷增長的課外體育運動需求,加大運動類APP服務項目創新,通過提供大學生感興趣的服務項目,維持大學生對運動類APP的熱情,從而發揮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
目前,基于運動類APP的供給主體較多,這就導致運動類APP質量良莠不齊,品質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一些運動類APP體育運動服務的供給,還存在與大學生運動規律不匹配的現象,如果大學生不加選擇容易被誤導,從而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產生負面效應。這就需要高校基于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影響,加強對大學生運動類APP的選擇指導,指導大學生選擇權威的運動類APP,并對運動類APP提供的服務保持理性的心態,不能出現盲從現象。通過有效的指導,幫助大學生選擇高品質的運動類APP,從而發揮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促進作用。
體育運動要取得實際的運動效果,需要堅持科學的鍛煉方法。基于運動類APP的課外體育運動,應重視培養大學生科學鍛煉的運動觀念。目前,一些大學生對運動類APP存在很大的依賴感,對運動類APP缺乏應有的理性,盲目的選擇運動類APP提供的服務。這就需要針對運動類APP供給情況,加強對大學生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根據大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不能一味地跟風,以免不當運動對大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運動消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課外體育運動上消費出現不理性現象,一些大學生甚至出現攀比心理,基于虛榮心的需要盲目地進行消費,從而加重大學生負擔,影響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品質。基于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消費產生的影響,應加強對大學生運動消費引導,幫助大學生形成理性消費的觀念,根據個人經濟承受能力,追求運動項目的最高性價比,從而促進大學生課外體育運動良性發展。
總之,運動類APP對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引發大學生積極、健康的課外體育行為產生了較好的促進作用。運動類APP的運用還應加強產品研發,不斷提高運動類APP的用戶粘度,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大學生層面也應加強指導,根據大學生實踐運動能力和消費水平等,選擇合適的體育服務項目,堅持科學鍛煉和理性消費,使運動類APP更好地引導大學生課外體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