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可欣 長春市朝陽實驗學校
足球運動是一項全民性運動項目之一,在中學生中受到歡迎。然而,中學生足球訓練還存在簡單、乏味現象,制約了中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的進一步提高。初中體育教師應基于中學生不斷增長的足球運動需求,迎合中學生足球運動興趣,在足球訓練中引入趣味教學,充分利用趣味教學的價值,深化初中足球趣味教學實踐探索,讓趣味教學更好地提高足球訓練效率,激活學生足球運動潛能。
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教學將有助于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營造和諧的足球運動氛圍,激發學生足球運動興趣,提高足球訓練效能。
教師是足球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足球教學理念直接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足球訓練產生深刻的影響。足球趣味教學將有助于轉變教師教育理念,既關注足球訓練內容,又關照學情特點,根據學生足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優化足球訓練設計。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將推動體育課堂變革,讓足球教學更加貼近學生,構建適合學生足球素養生長的教學生態。
足球訓練氛圍直接關系著學生足球訓練積極性,傳統足球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比較嚴肅,師生關系不夠和諧,制約了足球訓練效率進一步提升。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教學將改變傳統足球訓練內容、訓練方式等,賦予足球訓練更多的趣味性。足球訓練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將得到較好的優化,足球訓練融知識性和趣味性等為一體,營造出適宜學生體育素養發展的和諧氛圍。
興趣是學生參與足球訓練最直接的動力,傳統訓練模式下,足球訓練趣味性不足,制約了學生運動興趣發展。足球趣味教學將尊重學生主體性,根據學生足球運動興趣和愛好,對足球訓練進行全方位的變革,無論是足球教學內容設計,還是足球訓練形式的選擇,都充分考慮趣味性。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教學將有效激發學生足球運動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投入足球運動。
當前,初中足球訓練主要以重復性訓練為主,學生興趣不濃厚,學習效果不顯著。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教學將致力于激發學生足球運動興趣,根據學生興趣和愛好優化足球訓練內容和方式。趣味化足球訓練不僅有助于展示足球運動的魅力,讓學生愛上足球運動,而且也直接著力于足球運動主體,激發學生運動潛能,讓學生全身心、主動投入足球訓練,從而提高初中足球訓練效能。
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教學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理念,對足球教學做出系統化的變革,從優化足球訓練環境入手,積極推動足球訓練內容、訓練方式和組織形式等變革,并將趣味性融入足球教學評價,確保趣味教學的落地生根。
足球訓練中,教師應改變足球訓練傳統做法,注重營造和諧的足球教學氛圍。情境是優化足球教學氛圍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基于體育足球趣味教學,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優化足球訓練環境,以更好地激發學生足球運動興趣。趣味化情境創設時,教師應重視情境素材選擇,可以借助信息化時代共享的教學資源。
如足球訓練中的“帶球過人”技能訓練,足球教學引入環節,我借助一組足球聯賽中帶球過人的精彩視頻創設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揣摩視頻中足球明星帶球過人的動作技術。再結合視頻創設的情境,組織學生交流帶球過人的重要性與基本動作要領、注意事項等。
趣味化教學情境不僅優化了足球訓練環境,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訓練氛圍,而且情境素材給足球訓練提供了案例,借助情境視頻學生自主建構足球訓練技能,改變足球教學中單向灌輸的做法,大大提高了足球訓練的效率。學生借助情境的幫助,學習興趣高漲。
初中足球傳統訓練模式下,課堂訓練內容相對死板,主要按照教材的規定和足球訓練的基本動作展開訓練,足球訓練內容缺乏趣味性,難以較好地激發學生足球訓練熱情。教師應基于足球趣味教學,對足球訓練內容進行優化,將趣味因子融入到足球訓練中。通過變革足球訓練內容,提高足球訓練內容的親和力,讓學生在趣味化的足球訓練過程中,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
如足球任意球訓練,為了激發學生對“任意球”的關注,我給學生講述了“貝克漢姆的眼淚”的故事。配合講述的足球明星故事,我又引入外界對他的評價:從未見過如此優雅而致命的任意球。結合講述的故事和外界的評價,我又給學生播放貝克漢姆任意球的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體會他的任意球的“優雅”與“致命”,最后,探究貝克漢姆任意球的動作要領和技巧。
該環節從優化足球教學內容入手,從有趣的足球故事入手,迎合學生喜歡聽故事的認知特點,將學生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任意球”這一訓練內容,再結合外界對貝克漢姆任意球的評價,進一步引發學生對任意球的關注,最后,借助視頻內容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足球訓練內容的趣味化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對足球訓練興趣,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足球運動技巧,足球教學收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足球訓練成效如何,受多種因素影響。足球訓練形式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應基于學生多元化、個性化運動需求,在實施足球趣味教學時,重視對足球傳統訓練形式進行變革,改變傳統足球訓練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的單一化訓練形式,迎合學生足球運動喜好,借助趣味化的訓練方式激發學生足球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趣味化的足球訓練中學習運動技能,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建構。
如“頭頂球技術”訓練,教師可以先借助一段數字化的視頻搭建支架,引導學生觀摩視頻,探究視頻中“頭頂球技術”。在視頻搭建支架的基礎上,教師再運用足球游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頭頂球技術”游戲活動設計時,教師在制定游戲規則時應強化足球技術與規則意識,既要保證游戲過程中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的發展,又要使頭頂球游戲規則與足球運動規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該環節對足球訓練形式進行優化,將媒體輔助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有機結合起來,借助媒體輔助教學法,發揮多媒體直觀、形象等優勢,給學生足球訓練搭建有效的支架,將教師從足球示范教學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借助視頻自主建構。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有效激發學生足球訓練熱情,游戲設計時又緊緊圍繞體育屬性,將趣味性和知識性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得足球運動理論,同時配合足球運動規則和游戲規則,較好地強化了學生足球運動的規則意識。
足球訓練中,趣味化教學還應積極創新足球教學的組織形式,改變傳統課堂死板教條的做法,根據足球訓練的需要,將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在實施常態化訓練時,能夠基于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需要,在訓練中引入比賽機制,通過形式多樣的比賽活動,讓學生足球學習的過程體驗變得厚重起來,并為足球訓練注入活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足球訓練。
如“搶截球技術”訓練,訓練時我采用對抗訓練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兩人小組,一人帶球行進,一人進行搶截球。在雙人對抗訓練基礎上,我再進行小組間的對抗性比賽。比賽規則包括動作的規范性和搶截球的效率。
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的轉變,充分發揮學生伙伴學習的優勢,通過雙人對抗訓練,給每一位學生創造參與足球訓練的機會,雙人對抗的組織形式,即使訓練形式貼近教學內容,又較好地激發學生好勝心。
教學評價對初中足球教學具有導向性作用,足球教學評價應基于趣味教學實施的需要,對足球教學評價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在足球教學評價中增加趣味指標,將足球教學的趣味性作為重要評價標準之一。足球教學評價實施時,應引入學生評價主體,從學生層面對足球教學進行全面的評價。
如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教師體育教學中重復性訓練、單一化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對足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等趣味性進行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師趣味教學實施情況,并針對趣味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教師及時地調整足球教學,確保足球教學的趣味性。
此外,足球教學評價指標設置時,應充分考慮體育課堂實際情況和足球教學訓練的基本要求,科學設置趣味指標。趣味指標設計時應聚焦體育課堂目標定位,使趣味教學與課堂知識、技能訓練有機融合起來,要避免趣味化形式對體育足球教學知識、技能發展帶來沖擊,確保足球趣味教學的目標朝向,不能出現異化現象。
總之,初中足球教學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足球運動興趣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初中足球教學應堅持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積極探索足球趣味化教學路徑,對初中足球教學生態進行優化,建立起與趣味教學相匹配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趣味化的足球教學中主動參與足球訓練,并切實提高足球訓練成效,讓足球教學更加符合學生運動認知,為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