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太原煤氣化集團公司,太原 030000)
目前,多數的煤炭企業物資儲備管理仍然比較粗放,均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庫存儲備過多、積壓物資較多等問題。因此,在確保煤炭企業安全生產運營,保障物資供應的前提下,如何優化儲備物資管理、有效降低和控制庫存儲備,盤活庫存積壓,提高物資儲備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管理,是煤炭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煤炭企業大多建礦時間較長,且各類物資消耗量大,很多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大庫存保生產”管理模式,沒有形成科學完善的庫存儲備測算、管理機制,沒有對庫存進行合理的計算和有效的控制,加之由于采購計劃制定不周等原因造成的重復、盲目無效采購,大量增加庫存儲備。過高的物資庫存儲備,不僅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且長期占用倉庫空間,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對企業現金流及管理運作帶來嚴重影響。
煤礦企業由于歷年來的技術改造、設備升級、管理不善、歷史遺留等多種原因,現有歷史積壓物資過多已成為加強庫存儲備管理的重要制約因素。據初步估算,當前煤炭企業閑置積壓物資約占到總庫存的10%~20%。合理的庫存是企業生產所必需的,但由于占用資金量比較大,在當前生產、物流等發達的條件下,同樣的材料、配件沒必要每家企業都進行庫存。筆者通過對所在企業庫存積壓物資的形成原因、類別、積壓情況等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發現產生庫存積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受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影響,存在“大庫存保生產”思想;二是物資管控意識不強,采購計劃不準確、把關不嚴產生積壓;三是由于技術不斷更新或項目變更造成的備品備件積壓。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融入煤炭生產的各個環節。現階段許多煤炭企業也陸續開展了物資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設,然而由于煤炭企業生產環節多,各類材料、配件需要品種多,物料編碼不標準、不統一,ERP 系統開發質量和水平不一等原因,現有信息化系統物資管理系統未能與設備管理、財務管理等系統無縫對接,沒有實現數據共享、流程互通,僅可滿足計劃申報、出入庫等部分業務功能,多數煤炭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應用仍處在初級階段。
在物資倉儲管理工作中,物資接收、驗收、入庫、出庫、退庫、盤點、報廢等是倉儲管理的基礎環節。當前煤炭企業物資倉儲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驗收流程不規范,驗收資料不齊全,保管保養不當,物資賬、卡、物不一致,盤點不及時,報廢物資管理缺失等問題。
目前,很多煤炭企業由于領導層重視度不夠、倉儲崗位收入較低等原因,現有一些基礎物資保管等人員專業素養普遍較低,而一些有物資管理、信息技術等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嚴重缺乏,難以適應新時期下物資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許多基層保管人員在工作中都是憑經驗干活,靠直覺判斷,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知識培訓,倉庫作業效率低下,缺乏創新性的管理措施。
由于煤炭企業生產所需物資所具有的類別廣、品種多等特殊性,加之現有管理水平所限,企業可實行ABC 分類法管理庫存。對庫存物資依據物資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策略,可有效壓縮庫存儲備量,使庫存結構更加合理。ABC 分類法的標準如下:A 類物資,品種數量約占總品種數量的10%,資金額約占總庫存資金額的70%;B 類物資,品種數量約占總品種數量的20%,資金額約占總庫存資金額的20%;C類物資,品種數量約占總品種數量的70%,資金額約占總庫存資金額的10%。
通過對庫存物資進行ABC 分類后,物資管理部門可根據本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和ABC 三類物資各自不同特點,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對物資儲備實施相應的管理和控制。物資管理部門要特別注意:一是ABC 分類與物資單價無關,A 類物資占用庫存金額大,既可能是單價低但消耗量大的物資,又可能是單價高但消耗量小的物資。對應單價較高的物資,在管理控制上要比單價低的更加嚴格,以降低庫存積壓等風險。二是僅僅依據物資品種和資金占用量還有不足,還需考慮物資短缺會造成的影響正常生產、加工周期等因素,對于重要物資,要加強儲備控制,降低物資短缺造成損失。
煤炭企業應嚴格加強物資計劃管控,建立明確的物資計劃管理流程和考核機制,進一步規范物資需求計劃的平衡利庫、審核、審批程序,對超量計劃、無效計劃等進行堅決核減;同時對物資計劃申報準確性、計劃執行率的跟蹤進行嚴格考核,確保物資計劃的準確性,杜絕盲目采購、無計劃采購等行為,避免物資超儲積壓造成浪費。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一些寄售庫存等新型倉儲管理模式已廣泛應用。寄售庫存正在IBM、海爾、國家電網等大型生產企業及各個生產性企業中廣泛運用。煤炭企業應對支護產品、備品備件等大宗物資選擇質量可靠、信譽較好的名優生產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通過實施寄售庫存的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周轉率,進一步降低采購和管理成本。
物資管理信息系統是將物資管理的計劃、采購、供應商、合同、倉儲、配送等各個環節進行整合,實現物資的一體化管理,同時通過與外部財務等系統的整合,實現全方位、全壽命周期的物資管理解決方案。當前隨著電子識別、射頻技術等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煤炭企業應推進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并實現標準化、規范性的應用。物資信息化系統的儲備管理業務不僅要記錄物資到貨驗收、入庫、出庫等業務過程,實現庫存預警、盤點、統計分析等功能,各煤炭集團所屬企業要實現庫存數據的實時共享,以便實施物資調撥、積壓物資盤活等工作。此外,煤炭企業在實施ERP 系統管理過程中,應積極引入如條形碼、射頻識別等已成熟新技術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可規范倉庫業務流程,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實現倉庫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益化。
隨著煤炭企業的重組整合,煤炭企業應積極組織所屬煤炭建立統一共享的積壓物資處置平臺,組織專門機構和人員對所有閑置積壓物資進行統一管理和盤活處理工作,并結合實際針對性采取盤活措施。針對現有積壓物資的處置:一是健全管理和調撥機制,促進內部兄弟單位之間的互相調劑利用,同時通過改造、再加工、代用等措施,使積壓資源變廢為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對報廢、淘汰、更新設備的備品備件,通過與生產廠家、使用單位等外部市場溝通協商,嘗試采取折價、置換等方式,實現積壓物資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三是對過保質期物資、質量不合格、徹底淘汰配件等進行報廢后,由回收公司進行處置變現;四是加大積壓物資責任追究力度,減少物資積壓,優化庫存結構。此外,企業應定期下達分解儲備定額、積壓物資控制等管理指標,并建立嚴格的預警考核機制,按照“誰采購、誰負責”的原則,加大積壓形成責任考核力度,防止產生新的積壓。
煤礦企業應對物資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加以重視,進一步加強各級物資管理人員的學習和業務培訓工作,采取廠家專業培訓、網絡授課、相互交流學習等方式,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替代原有的老化、落后的管理方式,同時積極引入物資管理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優秀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物資儲備管理團隊,從而為提升物資儲備管理水平提供人員資源支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供應鏈理論的不斷發展,打造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已成為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作為煤炭企業,要想彌補與先進管理企業的差距,在物資儲備管理上要充分應用先進管理理念,以保障物資供應為出發點,積極研究建立合理儲備、高效快捷的物資儲備新模式,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整合儲備資源,盤活閑置積壓,結合物資ERP 管理系統,建立完善庫存定額管理、ABC分類管理等管理機制,有效控制庫存儲備,提高庫存物資利用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