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于今年3 月11 日完成的《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向《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過渡認證被延長至9 月11 日,這意味著眾多尚未完成OHSAS:18001 向ISO:45001過渡認證的企業還有剩余不足3 個月的時間來完成該項工作。2018 年3 月12 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了ISO45001:2018,以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更加標準通用的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雖然該套體系與英國標準協會(BSI)等使用推行的OHSAS:18001 較為相似,但其通用性、權威性、實用性均比后者更強。實際應用中,ISO45001:2018 體系更加注重對組織環境、企業負責人職責、基于風險思維和績效監測等方面的關注,使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能夠與企業各項工作開展更好的融合,并最終使其成為企業組織運行及管理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吳大明/譯)
2021 年5 月7 日,美國密西西比州州長泰特·里夫斯宣布5 月9—15 日為密西西比州颶風準備周。密西西比州應急管理局鼓勵該州公眾在一周時間內完成災害供給工具包的制定,為6 月1 日颶風季節的到來做好準備。為了有效防范和應對今年的颶風災害,密西西比州將今年應急準備周主題定為“把握好72小時”,該主題的含義表明:盡管應急管理部門會在災后組織協調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但由于交通中斷等因素,救援人員抵達現場的時間會受到影響,因此開展災后72 小時的自救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公眾家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安全度過災后的72 小時。(吳大明/譯)
2021 年5 月17 日,新加坡人力部發布了2021 年第一季度新加坡作業場所職業安全健康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新加坡作業場所一季度生產安全事故造成12 人死亡,同比持平;連續12 個月作業場所10 萬人死亡率為0.9,同比減少了0.3,下降了25.0%;生產安全事故重傷人數為155 人,同比增加29 人,上升了23.0%;生產安全事故輕傷人數為3 095 人,同比增加102 人,上升了3.4%;職業病新增人數為159 人,同比增加45 人,上升了39.5%。從事故多發領域來看,手工制造業是事故死亡和重傷人數最多的行業領域,分別為3 人和38 人。從事故類型來看,作業場所車輛事故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為3 人,而滑倒、絆倒和跌倒造成重傷人數最多,為61 人。針對事故多發趨勢,新加坡人力部(MOM)提出了以下建議:要求企業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合理安排員工作息時間,以免因疲勞作業等原因引起事故發生。在接下來的2 個月內將對400 個作業場所進行機械安全和員工安全培訓檢查工作。(吳大明/譯)
2021 年5 月28 日,歐盟職業安全健康局(EU-OSHA)發布名為《新冠病毒和肌肉骨骼疾?。簹W洲移民工人的雙重風險負擔》的研究報告,就歐盟移民工人面臨的肌肉骨骼疾病和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與本地工人作了對比分析研究,指出移民工人面臨與之相關的高風險挑戰,提出了防范和降低風險的對策辦法。
根據估算,歐洲30 個國家約920萬名移民工人處于新冠病毒感染和肌肉骨骼疾病暴露高風險中,其中60%為歐盟以外的移民工人。研究發現,造成移民工人肌肉骨骼疾病和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較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作環境較差、就業不穩定、季節性作業、非正式就業及管理等,同時,這類人群一旦罹患疾病,其隔離治療及社會保障等問題,還會造成職業安全健康問題的再次放大,如工人因擔心失去工作而放棄隔離治療,或因怕影響收入而帶病作業。報告中還提出了降低兩類疾病發生風險的對策措施,包括:企業負責人要著重考慮移民工人面臨的特殊風險,優先解決與其職業安全健康有關的各類保障問題;加強與移民工人交流溝通,企業和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對其職業病防護的宣傳工作;加大移民工人經濟和就業支持措施的力度,擴大移民工人獲得福利計劃的機會,確保經濟支持措施惠及每位移民工人;改善移民工人住宿條件,確保其住房條件符合衛生規范。(吳大明/譯)
2021 年6 月7 日,加拿大北方作業場所安全協會發布了夏季高溫安全作業貼士,以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下的高溫作業安全工作。貼士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企業負責人及員工除了需要按照以往工作經驗要求做好夏季高溫安全防控工作,還要更多地考慮員工佩戴口罩及防護設備使用過程中造成的高溫風險。因此,在該貼士中,建議從以下4 個步驟來做好高溫安全防范工作:第一,開展風險評估,選取適當的高溫風險評估方法,對易于發生高溫暴露的工作場所進行風險評估,綜合考慮作業環境、個人裝備穿戴及健康情況等因素后給出結論。第二,針對口罩使用產生的熱負荷增加及呼吸阻力問題,要在兼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工作安全的基礎上制定適當的防護政策。第三,制定科學的輪崗休息制度,并加強衛生消毒管理。第四,對員工進行高溫應激癥狀宣傳,使其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吳大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