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金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南埔中心小學 福建 泉州 362804)
隨著時代發展,小學生各方面發展都非常迅速。受以往“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現階段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80后、90后家長的教育下,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加強烈,面對問題也總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下,學生對互聯網的接觸越來越多。在互聯網熱潮下,各種短視頻軟件應運而生,視頻水平參差不一。小學階段是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對其德育培養至關重要。只有具備一定的道德意識與法治觀念,學生才能在生活中、短視頻中辨別是非,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刻不容緩,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教學情境方式加以教育。
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廣大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力求做到寓教于樂,在課堂活動中傳授知識。就目前來看,學生接觸的社會資源十分豐富,在授課前已初具“個性”。在授課過程中,若一味說教,難以吸引學生興趣,難以達到有效教學。因此,教師需將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在聯系生活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深度思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在對與錯、是與非的辨別中,不斷提升自身道德意識與法治素養,不斷實現自我發展。
例如,在進行《弘揚優秀家風》課程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講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典故進行課程導入,闡述不論是社會活動還是家庭生活,都需遵循一定原則的道理。而后以回憶童年為引子,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側面透露出父母對自己誠實守信的教育,從而向學生闡述什么是“家風”。故事結束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與父母相處的趣事,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在分享過程中,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還能在無形中提升自身道德素養。
在小學階段,學生還保有“愛玩”的天性。如何實現德育教育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則要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加以思考。以往“填鴨式”教學已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诖耍處熆梢圆捎媒巧缪莸姆绞竭M行授課,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其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德育目標。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同理心,增強其道德素養。
例如,在《少讓父母為我操心》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動畫片《蠟筆小新之媽媽的一天》感受媽媽的忙碌與辛苦,激發自身對母親的關懷與愛護。其次,可組織以“過家家”為主題的活動,請學生分別扮演爸爸、媽媽。而后,教師進行提問,向各位尋求“爸爸媽媽”解決辦法。如“請問孩子起床晚了,上學要遲到了怎么辦呢?”、“如果孩子在學校給其他同學起外號,班主任聯系你溝通此事,希望學校和家長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你會怎么做呢?”、“假設孩子吃飯特別挑食,不愛吃蔬菜,這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作為父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一問一答中體會到父母的不易,進而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實現德育。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現階段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也因此更高。面對家長的期待,孩子只能不斷努力,力求達到父母心中的標準,不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然而,在學生日常學習行為中可以發現,部分學生存在不自信、遇事畏縮的情況。因此,為更好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學習自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施行鼓勵機制,激勵學生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例如,在進行《學會尊重》課程教學時,教師在提問后,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表揚,使學生喜歡回答問題、有自信回答問題。即使回答錯誤,教師也要對其勇于發言、表達自己看法的行為加以肯定,并表示出對該學生的期望,表達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比如,學生回答錯誤時,對于發出嘲笑聲的學生,教師需要加以糾正和引導,借助本節課內容,讓學生知道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要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另外,還可以對回答錯誤的學生進行側面引導,說明其對這件事有不同的見解,喜歡發散思維思考問題等消除該學生心理畏懼。通過鼓勵機制的施行,或是側面激勵引導學生思維方向,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其學習自信,為日后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德育知識培養的影響深遠,為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性,將課本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聯系日常生活、開展角色扮演、施行鼓勵機制等對學生品質加以培養,使其成為日后我國構建法治社會的重要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