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玲玉
(江蘇省南通市沿河橋小學 江蘇 南通 226011)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取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既能夠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運用,又能夠在了解完整故事內容的同時鍛煉自身的語言思維和分析推理能力,還能夠在深入思考與想象的基礎上產生寫作意愿,形成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展開寫作練習,從而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進而做到讀寫互動,并蒂花開。
整本書的語言描述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語句段落,甚至有書籍中有著非常精彩的結構安排,所以學生在閱讀時會產生“眼前一亮”的閱讀感受。仿寫練習,就是引導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段落內容,展開模仿性的寫作練習,即學生可以模仿原文本內容的語言特點,結構格式或者是寫作手法等。通過仿寫,學生能夠在學習語言表達的基礎上展開語言的再創造,進而能夠全面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安徒生童話》,這一書籍中的內容都是童話故事,其中有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有以樹木花草為主角的故事,有在奇異世界里的現實故事等等。當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了解了童話故事的文體特點后,就可以在模仿的基礎上自主創編童話故事。具體可以是童話故事《野天鵝》,故事的女主人公憑借著勇氣、毅力和智慧,救出了她的哥哥。那么學生也可以通過具體的童話故事,重新塑造一位勇敢、善良且充滿智慧的女主人公,從而展開童話故事這一文體特點的仿寫。具體可以是選擇兄妹兩個為主人公,兄妹中的哥哥不幸被魔法師施加魔法的童話故事。當學生仿寫的具體內容和方式還可以是段落語句的仿寫。
書籍內容的寫作中有著很多“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段落內容,這些段落內容往往能夠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補白練習,就是對文本內容中的言簡意賅之處進行詳細的拓展性描寫,其既能夠引導學生加深對原文本內容的理解探究,又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例如《中國民間故事》,其中有《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講述的是神農氏得到了一只外表玲瓏剔透的小鳥,然后就帶著小鳥嘗遍了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等。但是當讓小鳥嘗全冠蟲時,因為全冠蟲毒氣太大而失去了小鳥。后來,神農氏因為誤嘗了斷腸草,也死亡了。故事內容只是用簡短的語言文字描述了小鳥和神農氏的死亡,但是當時的人們肯定是非常傷心悲痛的,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小鳥和神農氏的死亡展開豐富的想象與寫作。
續寫練習,就是引導學生結合文本故事內容的結尾展開豐富的想象,并將想象內容通過書面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寫作方式。續寫,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童話故事《云杉》,在故事中,云杉被賦予了人的性格特征,它有思想,還有自己的愿望,且經歷了盼望長大變老,被人拉走,變成圣誕樹,被扔在角落以及被當成柴燒的過程。故事的最后,云杉化成了灰燼,仿佛結束了它的一生。但是即便是灰燼,也有可能有著多種不同的經歷。有的灰燼會被扔到田地里,當作是植物生長的養分;有的灰燼會被扔到大海里,隨風飄蕩;有的灰燼會被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到達垃圾場內。因此學生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灰燼有可能會被運送到哪里,有可能會遇見誰,有著什么樣的對話等等。
縮寫,就是引導學生對原有的文本內容進行概括性的表達,從而讓學生在總結描述的基礎上展開相應的語言表達練習。
例如《神筆馬良》,這一故事主要是圍繞一個非常熱愛畫畫的小男孩馬良展開的,故事中講述了馬良獲得神筆的過程,講述了馬良幫助百姓的善舉,講述了馬良懲治貪心財主的整個故事內容。當學生分析清楚故事內容的章節順序后,就可以將整個故事內容通過簡潔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故事的開頭可以這樣描述,一個叫馬良的孩子,非常熱愛畫畫,但是家里邊窮得連一支筆也買不起,所以馬良就用樹枝畫畫,用草根畫畫。馬良的行為感動了上天,……
還有寓言故事,神話故事以及四大名著等內容,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著展開縮寫,從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原有的文本內容轉述成他們自己的語言,并將其表達出來。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能夠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夠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與想象。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整本書閱讀活動中的讀寫結合點,要通過整本書閱讀活動,組織學生展開仿寫、縮寫、續寫與補白練習,從而讓學生在讀寫互動中感悟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進而在提升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