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郭里園新村小學 胡 婧
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以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打造的高效智能化課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智慧課堂理念是可以融合其中的,立足時代前沿,關注語文與技術的融合,可以使閱讀教學更多彩,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為語文教師,要關注智慧課堂的實施目標,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懂得審美,孕育品質,愛上語文。
語文學習不是單篇的課文學習,而是關注整個的生活,學習語文是為了讓學生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而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讓學生由一篇課文發現更多的知識體系和思想內涵,可以從作家、作品等角度全方位解讀文本,從而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的世界中,教師應該首先培養學生對作品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熱情與思考。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昆蟲的知識,了解蟋蟀的生活習性。而在課上,大家一起交流,自主閱讀有關蟋蟀的文段,了解大意,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將蟋蟀與其他昆蟲的生活習性進行對比,從而使學生對文本內容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上的圖片清晰呈現蟋蟀住宅的構造圖,使學生在形象化的語言中學會感受大自然的語言魅力。
互聯網,可以使語文不再單調,也可以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更多精彩的內容。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課堂,使其能夠在語文閱讀中凸顯出主體性,深入思考。
審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打造一個形色聲融合的課堂氛圍,讓語文不再停留在單純的字詞句的講述中。單純的句子也許不能讓我們感受到美,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要遠勝過于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完全可以將課文內容形象化,以這樣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更有審美力的內容,這樣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會在無形中逐漸形成。
例如,在《桂花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將桂花落下的情景以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而后配上動聽的音樂,在這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去安靜地享受此刻的美景。為學生營造氛圍,讓他們在這樣的情境下朗讀文本內容,這就會使學生在閱讀中投入更多的主觀情感,培養出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堅持,也需要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體悟其中的美好場景和畫面,從而在提升自我審美能力的同時提升自我的文學素養。
聯想和想象是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小學語文課程學習中,教師要積極構建信息群,用互聯網為學生搜集有關的篇目,拓展賞析閱讀,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信息群,可以用群文閱讀的形式來展開,也可以用學生自主搜集閱讀書目而后以賞析的形式來實現。當前,很多教師都是在完成任務,都是以單篇文章的講解來完成教學任務。其實,這忽視了大語文的教育理念,語文閱讀要廣、要有針對性,這樣才有價值,才能培育學生的優秀品質。
例如,在《窮人》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贊美了平凡的人們有一顆善良的心。而語文閱讀中,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這顆心,看到更加美好的世界。“同學們,今天,除了這篇文章以外,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更多文章,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文章的梗概,了解一下與這篇文章有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儲備好的導讀內容展示給學生,比如《別餓壞了那匹馬》《別讓貧困生持牌亮相》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在這些信息群中,學生更容易接受那些閃光的品質。
課上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進行相關作品的導讀,以此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思想品質,積極鍛造學生優秀的品格。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智慧課堂的理念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借此拓展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針對當前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現狀,智慧課堂可以完全融入其中,讓語文閱讀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