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眾興實驗小學 李愛紅
作為小學階段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科的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引入到小學作文教學的課堂中,讓學生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合作學習為小學作文教學帶來的好處,從而更加積極地實施這一措施來提高教學效率。
采用分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就是在作文教學時提前將學生進行分組,在進行分組之前,老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對班級里的每位同學進行觀察,并且充分地了解其知識水平和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態度及課堂表現等多方面進行考察。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能夠對班級里的每位學生的綜合特點有一個比較充分的認知,并以此作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在小組的人員分配上保持4 到6人的人數,多了或者少了都不利于合作學習的展開,同時還要遵循“組內求異,組間求同”的原則進行劃分。總的來說就是每個小組內要存在差異性,使組內的學生之間能夠互補,而組與組之間的實力要均等,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平等,從而形成取長補短的學習方式,老師在分組完畢之后還要注意對于學生合理意見的采納。
比如,在進行《原來幸福那么簡單》的作文教學時,老師在進行分組時就可以采取以上的分組方式,盡量讓每個小組內都具備寫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要具備寫作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這樣的分組可以形成組內差異,只有這樣學生之間才能夠展開積極的討論,每個學生發表的意見不同,不同思維的互相碰撞,就能夠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寫作素材,他們就可以寫出富有內涵的好作文,使作文語句優美,寫作手法也使用恰當,從而可以為今后的寫作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當中,積累素材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老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素材的積累。
如,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可以事先將學生劃分小組,然后為每個小組分配各自的任務。比如一個小組當中有的學生進行名言警句的摘抄,有的學生進行景色描寫的積累,又或者將描寫人物的語句記錄下來,有的學生負責最后的歸納和整理。然后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小組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對于學生全面獲取知識的重要性,可以隔一段時間就重新分配一次任務。通過這樣的形式積累素材,可以擴大學生素材積累的廣度,使學生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能夠在寫作時不由自主地將句子寫通順。
在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加強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老師可以采用將學生分組的形式,采取合作編排劇本,然后再讓學生將劇本進行演繹,由此就可以讓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組內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表演能力,增強自己的情緒感知力。
比如,在進行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教學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組進行劇本的編寫,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劇本寫出來,然后組內成員角色扮演進行劇本的演繹,從而能夠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利用表演所創造出來的環境來幫助學生產生感恩的情緒,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學會感恩父母、老師和朋友。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參與和指導是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的保障,因此,在小組合作產生分歧時,老師要扮演仲裁官的角色,在小組沒有研究思路的時候,老師要充當引路人的角色。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也有利于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并且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來,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還能夠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寫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