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北嶺中心小學 安翠婷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在傳承傳統文化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將語文經典內容與語文課程有機結合成為了當下語文教學發展的主流,大量研究表明,在語文課堂中整合語文教材和經典誦讀,能在提高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綜合素養。所以,如何將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學科科學地結合在一起,就成為了當下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問題。
“聽說讀寫”作為現代語文教育的基礎組成,也是當下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四個組成部分,只有在語文教學中實現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那么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所以,在后續整合小學語文與經典誦讀時,教師應從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出發。比如,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圍繞這一課程指導學生分別從“聽”(可為學生播放朗讀這一內容的視頻,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視角感受作者的情感)、“說”(在播放完朗讀視頻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領悟自主朗讀文章,強化學生情感、語言的表述力)、“讀”(在朗讀完文章內容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從閱讀理解的層面解析文章內容,為后續融合奠定基礎)、“寫”(可以為學生提供將理解書面化的機會,強化學生語文轉化力的培養)這四個方面對文章展開誦讀,借此深化學生對這一文章的領悟,強化這一課程教學指導的成效。
語文作為一門飽含素養培育內容的學科,經典誦讀中更是蘊含了很多能實現學生綜合素養培育的內容,由此,在后續整合語文教學和經典誦讀內容時,教師就應從這一素養培育角度出發,著重凸顯語文材料中蘊含的思想價值、道德情操,以此彰顯語文與經典誦讀結合的價值,收獲更好的語文素養培育效果。比如,在基于部編版小學語文《坐井觀天》課程結合經典誦讀時,教師就應從這一文章背后蘊含的傳統文化出發,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經典的同時理解這一文章向我們傳遞的精神境界,以此實現整合兩者的價值,凸顯這一語文教學優化的意義。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更有趣味性的語文經典誦讀活動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通過這一活動更主動地參與到兩者整合的過程中來,彰顯兩者整合的價值,同時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比如,在設計部編版小學語文《精衛填海》課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協作的方式開展“我是經典的傳播者”活動,讓學生圍繞《精衛填海》這一內容搜集他們感興趣的經典文章進行誦讀,借此實現這一環節在培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方面的價值,解決以往小學語文教學與經典誦讀整合時存在的問題。
對于絕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導致他們感覺語文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的語文積累、文化底蘊不夠,所以,在后續整合語文教學和經典誦讀的環節,筆者認為教師也應嘗試從教材內容出發,為學生呈現更多元、多樣的經典誦讀內容,通過拓寬經典誦讀范圍的方式幫助學生強化自己的文學底蘊,為后續學生更有效、更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提供幫助。比如,在基于部編版小學語文《盤古開天地》課程整合經典誦讀時,教師就可以在教材閱讀材料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些既符合小學生能力水準,也符合小學生心理需求的經典誦讀內容,憑借這些內容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助力學生文化底蘊的積累,也為學生后續更清晰地理解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綜上所述,科學地整合語文教學與經典誦讀已經成為了推動這一學科發展的必要舉措。所以,本文結合以往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及有關小學生群體需求的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上述三項能優化語文教學和經典誦讀整合效果的舉措,希望從中能收獲更好的小學語文指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