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新根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第一中學
籃球本身可以增強心智,磨煉意志,打造班級凝聚力,學校應該積極挖掘校園籃球文化價值,提高的投籃技巧,然后學生在快樂中進行體育學習。
基于需求的課堂創新教學方法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學生需要進行籃球的學習,這不僅是現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學生體育素養培養的需要,學校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興趣,確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傳統的體育教學偏向運動技能的強調,性往往是強制性教學,忽略了學生本身的體質以及日常運動需求,學生很有可能產生抵觸心理。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要體現對學生體育心理重視,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體育運動。
例如如果學生本身對籃球比較感興趣,那么就可以與這類學生共同觀賞NBA 籃球比賽等,交流戰術與技巧,讓學生自發愿意學習投籃技巧,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更好的進行投籃技巧的教學;如果學生原來并不了解籃球投籃技巧,那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感興趣的方面融合進體育運動。例如將籃球教學融入游戲,采取多人互動式的趣味教學,讓學生籃球運動的快樂,積極參與投籃技巧的訓練中。
出于對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高中體育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授學生投籃技巧之前,需要挖掘教師的籃球專項教學能力。當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況堪憂,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教師以及學生對體育并不重視。導致目前高中體育的教學模式單調。高中生作為可以獨立思考的個體,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一味地強調傳授式教學,將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全面審視籃球課的教學價值,跟上教育改革的腳步,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
與此同時,籃球文化作為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也需要提升自己對籃球文化的理解能力,提升籃球技術的教學能力,訓練指導能力以及對賽事的分析能力。只有當教師掌握了相應的投籃技巧之后,才能更好地教授給學生。并且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專項影響力,通過自己過硬的本事打動學生,讓學生更加喜歡籃球,幫助學生保持對籃球學習的熱愛,積極主動進行投籃技巧的學習。
投籃動作根據投籃的手法可分為單手投籃和雙手投籃兩種,運用這兩種手法可在原地和移動中完成。每種投籃動作方法姿勢都不盡相同。投籃的整體過程涉及學生的肩、手、肘、腕、腰、膝蓋的協調配合,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投籃動作的上肢與下肢姿勢分別進行訓練,重予以監督,保證每位學生的姿勢、發力合理,避免學生在投籃過程中受到身體損傷。
訓練投籃手形時,要靈活運用籃球思維。籃球比賽中接到籃球并且決定投籃的時候。位置和角度都時刻在變化,與籃筐的距離也各不相同。投籃時要根據自己在場上的位置以及與籃筐的距離,第一時間調整手形和手腕的力量。距離籃筐距離較短時,要將手腕輕輕下壓;如果在跑動時進行投籃,慣性力量將會集中在手上,反饋給手中的籃球。這時就需要靈活的控制力度,例如,如果在距離籃筐較近位置,投籃時大力壓手腕,沒有合理控制力度,籃球就不會命中,而是砸在籃板上或者飛向遠方,降低投籃命中率。
身處距離籃筐較遠的位置進行投籃時,需要抬高手腕,給籃球一個橫向的加速度,提高籃球的飛行弧度。在這時的投籃,與距籃筐距離較近時投籃相比需要要加大手腕的力氣,否則籃球沒有水平運動幅度,將會沾不到籃筐,沾不到籃板也沾不到籃球網,毫無得分的用處。這個規律在兩分籃以及三分籃都是如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不是機器,在連續運動過后,手腕力氣將會減弱。投籃者需要不斷調整手腕的角度與力氣,提高籃球命中率。
教師在訓練學生投籃時的手形時,需要對學生進行逐一訓練,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手腕的力氣也不盡相同。教師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進行投籃訓練,觀察他們在投籃時手腕手形,對每位學生都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投籃手形,提高籃球命中率。
1.逆向思維教學
傳統的籃球教學是老師進行講解學生模仿訓練。新課程提出了課堂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那么教師可以采用逆向教學法對學生的投籃技巧進行指導。例如要是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投籃。然后每個學生進行投籃。觀察學生帶出來時的姿勢,動作技巧以及思維理念。將自己對學生的觀察記錄下來,再根據學生的表現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調整學生的投籃姿勢。講解學生需要注意的投籃方法。例如,如果教師發現某位學生投籃命中率很低,可以先觀察學生的投籃技巧,發現學生在跑動過程中投籃很難掌握手腕力氣,再針對這一點訓練學生,讓學生掌握不同情況的力氣使用,提高投籃命中率,循序漸進的提高投籃技術。這種先觀察后教學的逆向思維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教學的“一把抓”現象,提高教學效率。
2.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也是幫助學生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戶外需要糾正學生的姿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倘若有大部分的學生都對投籃不是很了解,那么教師將會增加極大的工作量,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詳細的了解籃球動作規范。同時教師也可以播放職業籃球比賽或者是街球比賽視頻,同時向學生們傳授籃球比賽的規則,帶領學生們分析運動員的投籃技巧與場上戰術,分析運動員的投籃時機與投籃心理,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3.融入游戲教學
為了避免單純教學的枯燥性,教師可以將投籃技巧教學融入游戲,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感。比如舉辦投籃比準的活動,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靈活的意識,提高接球后快速投籃的命中率。在場上固定幾個點,將隊員分成兩人一組的若干組。在教師發令后,各組持球的隊員在指定位置三秒內將球投出并沖籃板,之后將球傳給另一側等待的隊員,然后跑回原地準備第二次接球投籃。另一隊員在指定位置接到球后,也應該在三秒內將球投出并沖搶籃板球,然后再將球傳回給之前的隊員。如此循環,首先投滿15 個球的隊獲勝,教師在游戲中要維持秩序,培養學生協作友愛的精神。同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投籃技術的進程規定除各種投籃的方式。如原地投籃,跳投等,教師需要做好示范講解,力求讓每一個學生的投籃動作都變得標準,避免為了得到游戲勝利而敷衍了事。
4.舉辦體育競技活動
舉辦體育競技活動即通過競技的方式進行籃球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從而給予學生學習投籃技術的動力,主動進行投籃技巧的練習。教師可以先通過視頻講解競技體育中的比賽規則,帶領學生熟悉國際賽事,通過實戰來磨煉學生的籃球應用技巧。
以比賽勝利為目標,可以激發學生的求勝欲。通過比賽也可以創造活躍的氣氛,教導學生如何掌握良好的投籃時機,果斷出手。良好的投籃時機也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投籃者需要實施觀察防守隊員的重心位置,創造投籃的機會,抓住對方失誤的機會果斷出手。同時要有強烈的投籃欲望與自信心,在比賽時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心理暗示,避免受到裁判、場地、氣氛和比分等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須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強化學生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審視籃球課程在新時期的教育價值,樹立正確的籃球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投籃技巧的興趣,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規范學生投籃的動作與手形,借助逆向思維、多媒體、游戲以及體育競賽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理解籃球運動,了解籃球文化,同時提高學生的技能,增加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引導學生愛上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