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詠媚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洋埠鎮中心小學 浙江 金華 321000)
聽力、口語、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1]。聽說教學是彌補傳統以閱讀和寫作為短板的主要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信息技術應用為小學英語學習提供了更多豐富的內容,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教學的結合,為學生英語學習打開新的思路。
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英語口語教學提供了更多選擇,實現了發音的標準化。美式發音和英式發音是英語口語學習的難點。傳統教學模式下,英語發音一般都是根據任課教師的口語為主,教師的發音是什么樣的,學生口語就是什么樣,甚至帶有一些地方口音,這增加了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而現代信息技術下,教師依托信息技術優勢可以實現標準發音,讓學生聽到語音純正、地道的英語內容。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How tall are you?為例,在Let’s talk中準備了Zhang Peng和Mike的對話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優勢,先播放美式發音然后在播放英式發音。通過兩種發音方式的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到兩種發音的不同。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學習,如有的學生喜歡美式發音,因此可以在播放美式發音時自己跟讀,可以利用白板錄音功能將自己口語的內容輸入進去,由系統進行分析和指導,采用逐句的方式進行發音的糾正。此外在學生在發聲的過程中也會自覺掌握口語的發音節奏,掌握聲調和降調,如Yes,it is. How tall is it?應該是升調但部分學生讀成了降調也沒有情感上的融入。通過播放錄音的方式讓學生跟著錄音去讀,可以在規范學生語音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發音的節奏和規律,逐句規范學生的發音,最終實現整個對話內容發音的標準化[2]。發音標準是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強的重要體現,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優勢采用逐句規范、示范指導、系統分析等方式進行指導,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生聽力相結合,改變了傳統聽力素材模式,讓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有更多的呈現,實現了邊聽、邊看、邊學習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聽力內容與素材,實現聽力的模擬化。以Last weekend為例,在Let’s learn中教材中提供了cleaned my room, washed my clothes, stayed at home以及watched TV四個內容并提供了聽力對話內容,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fine,thanks. What did you do ? I stayed at home and watched TV的對話內容以及聽力材料。基于信息技術優勢,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對話內容與做了哪些事情融入到視頻資料當中,如第一張圖片是cleaned my room,教師就可以播放聽力內容時放cleaned my room的動圖,讓學生很容易理解聽力的內容并完成聽力知識的分析,從而體現信息技術在聽力教學的應用優勢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與聽力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信息技術對現有的聽力素材進行調整、優化,實現視頻、音頻、圖片相統一,為學生聽力提供便利,降低學生聽力學習難度。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整合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為學生提供聽力、口語表達的立體環境,讓學生實現邊聽、邊說的內容,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學習的目標,打破聽力、口語的時空界限。小學生課堂容量有效,加上高年級學生的課時比較緊張,聽力、口語教學單純在課堂上實現并不現實,用于學生口語、聽力訓練的時間比較少。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將學生聽說素材以微課等方式提供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前學習微課的方式快速完成聽力和口語的學習任務,為學生聽說教學提供課前學習的必要資料[3]。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在線教育系統,利用慕課等方式開展聽說教學和指導,引導學生在課下時間學習英語的聽力、口語等內容,實現線上聽說教學的目標,進一步打破聽力、口語的時空界限,體現信息技術教學價值的同時也為學生帶來更多聽說教學內容和渠道。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聽說相結合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聽力、口語等多方面提供有效條件,輔導學生完成英語的聽力與口語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