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大青咀鎮中心小學 吉林 長春 130318)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有效地將游戲與教學結合起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適應性強,易于學生接納,考慮到當前的教學需求和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游戲教學法是一種根據新時代的課程改革理念開發和更新的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相關的教學人員應重視發展游戲教學的應用。
眾所周知,數學一直是小學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課程之一,許多老師和家長非常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致力于確保學生盡快獲得課程知識,并提升學習效果。但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學習沒有樂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另外部分家長為學生設定了嚴格的學習目標,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產生反感,而且還會增加其學習緊張感并額外承受更多的壓力。
實際上,教學中最重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指導,教師需要找到良好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觀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探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對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來說,游戲教學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
2.1 游戲場景的布局與修改。小學數學課程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更加專注于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但實際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將數學知識整合到游戲教學中,學生課堂學習吸收能力顯著。
如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這部分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從生活入手,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模擬來進行這一課知識點的學習,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個生活情景,去小賣部買東西:讓一個同學扮演賣家,其他同學扮演買家,然后讓賣家給自己的物品定價,如一支鉛筆1元,一塊橡皮兩元,一個鉛筆盒十元等,接著讓這個同學買三種以上的東西,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并想一下如果自己有五十元錢,錢夠不夠買這些東西,如果夠,自己還剩下多少錢?接著再讓他們思考,如果自己買了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和一個鉛筆盒,給了賣家二十元錢,他應該找自己多少錢?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在我們身邊的作用,學會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敏感度。
2.2 運用游戲教學法,開發學生智力。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在教低年級數學課程時,在使用游戲活動時,必須充分考慮教學中的時間限制,并考慮課程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游戲活動。同時,教師還需要掌握游戲的應用,而不能過分強調游戲的樂趣。因此,在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技術來組織教學,并引導學生體驗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
例如,通過在“識別方向”課程中教授知識,教師可以創建“指南”游戲,對學生進行分組,解釋游戲規則并組織游戲活動。游戲的具體規則如下:游戲具有三個角色:一個是駕駛員,另一個是農民,第三個是村長,駕駛員看見了農民,并向他詢問了通往村長家的道路。然后,駕駛員沿著農民指定的路線找到了村長的房子。然后,村長為駕駛員提供了通往農貿市場的路徑,如果駕駛員在中間犯錯,則表示游戲失敗,每個小組有五分鐘的表演時間,只有一次機會,學生將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并在結束后將獲得有關方向的知識。
2.3 游戲訓練貼近生活。也許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數學并不容易學習,而且常常會覺得數學距離我們太遠了,像華羅庚這樣的人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人,更不用說小學生了。
例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這一課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來進行一個游戲,先將教室中央的桌椅搬開(為了安全),然后用一個紙箱子做一個大的抽獎箱,讓每個學生從抽獎箱中抽一個號碼,接著讓每個學生記住自己的號碼圍著教室的中央站好,在老師說開始之后,每個人迅速找到與自己號碼相同的人進行配對,抽到1的不用配對,抽到2的兩兩配對,抽到3的三個人配對……最后沒有找到自己隊伍的人需要接受懲罰,給大家表演個節目或者做一道數學題。我們還可以基于此來進行1~10加減法的運算,老師說一個數字,如6,然后讓學生找與自己的數字相加減能夠等于6的人進行配對,人數不限,如可以4和2配對,也可以三個2配對,還可以六個1配對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能力。
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實施型教學方法不再滿足現代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小學生的獨特心理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發展并介紹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方式,以便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吸收知識并提高小學數學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