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麗
(安徽省太和一中 安徽 阜陽 236600)
1.1 情境體驗式教學的含義。情境體驗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創設具有體驗性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的一種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情境主要包括實踐情境和心理情境兩個層面,情境體驗式教學注重通過學生心理體驗,增進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2 情境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1)參與性特點。情境體驗式教學是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學理念下形成的創新型教學方法。情境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注重教學活動對學生情感的觸碰,讓學生能夠親力親為,在實踐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情境體驗式教學具有親歷性和參與性的特點。
(2)情境性特點。高中地理知識中包含了大量理論和概念,而且地理教學內容中包含了大量歷史和人文信息,抽象性和理論性特點比較強,有些高中生受到地理學科特點的影響,逐漸喪失了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而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則注重設置符合高中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生活和地理知識建立起必要的聯系,讓地理知識鮮活起來,擴大高中生思維和想象空間,從而體現出情境體驗式教學情景性特點。
(3)差異性特點。高中生來自不同的初中學校,他們生活環境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學習態度和思考問題方式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此,更加注重教學中的多方互動,增進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經驗分享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另一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善課堂教學環境。
2.1 創設教學情境,增進學生真實體驗。教學活動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行為,教師在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策劃,采用真實的教學素材,提高學生的真實體驗感,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如:當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社會和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近年來,由于產業結構的變化,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干預增加,導致自然環境對人類的服務功能受到破壞。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社會熱點話題在“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教學中創設真實化的教學情境。
自然環境能夠給人類帶來供給服務和調節服務,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對空氣和水資源具有凈化和涵養作用,但是,近年來自然環境遭到人為的破壞,大面積的森林被砍伐,綠色植被受到破壞,出現土地荒漠化,削弱了自然環境的調節功能,我國許多地區每到春秋季節就會遭到沙塵暴的侵襲;此外,綠色植被的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現象逐漸增多,給人類生命財產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
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收集自然環境被破壞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播放,喚醒學生的真實體驗感,在增強高中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探索自然環境對人類的服務功能,從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 開展合作學習,增進學生之間體驗交流。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強調用真實的信息,引爆學生的內心情感,讓學生能夠在情感體驗中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對教學內容有著深刻的理解。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增加教學信息的流動性,在促進課堂教學互動,改善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增加學生的體驗感。
例如:在進行“環境問題及其危害”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圍繞具有探索性的熱點話題進行探討,采用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溝通和交流,從而達到情境體驗式教學的目的。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提出了“環境問題對人類造成了哪些危害?其根源是什么?”,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對提到了“霧霾”對人類呼吸系統帶來的傷害,提到了農作物中的農藥殘留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對人類生命安全帶來的影響。在討論中學生一致認為,人類在從事社會活動時,往往忽視了自身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導致大自然的調節功能失常,需要提升人類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維護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
教師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達自己的體驗,讓知識信息在學生之間流動起來,增進了學生的體悟,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和感染,從而達到情境體驗式教學的良好效果。
2.3 通過地理教學資源收集活動,增加學生體驗。對于高中生來講,他們的心智已經成熟,需要具備自我探索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地理教學資源收集和整合中逐漸豐富自身的體驗感。
例如:在“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收集我國資源相關資料。比如:我國雖然水資源豐富,位居世界的前10位,但是,從實際調查數據來看,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而能源儲備方面卻僅為世界人均能源儲備的50%。
通過學生對地理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合,能夠讓學生的心理情境受到觸動,增強學生心理體驗的同時,讓學生產生危機意識,從而達到情境體驗教學的目的,實現地理教學情感目標。
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體驗和心理體驗,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情境體驗式教學特點,增進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一方面為教學活動創設良好的情境,另一方面,通過有效引導,構建學生心理情境,在增強學生體驗的同時,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