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了每個人可以從事體育運動,且不會受到歧視,這就充分彰顯了相互理解及團結、公平的奧林匹克精神。就奧運會來看,它屬于世界級活動,充分彰顯了民族及體育精神,反映出世界和平的觀點,這也是奧運精神的體現。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世界各國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且聯系程度越來越深,人類處于同一個地球村,在歷史及現實交匯的空間,逐漸發展成國際新格局。基于國際新格局就背景,針對奧林匹克格言的修改,即添加了“更團結”一詞,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
在兩千多年之前,在古代希臘開始盛行一種神圣的體育賽事活動,也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它屬于古希臘的精神及文化財富。現如今,其內涵不再是單純的體育競技賽事,逐漸發展成全人類的文化活動及精神財富,且內涵也逐漸豐富,對于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其精神內涵如下所述:第一,具有競技精神。其精神不但表現為“更快、更高、更強”的挑戰,還表現為公平、自由的競技精神。這種自我挑戰及公平競爭精神,是當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第二,蘊含了生活態度。針對奧林匹克精神而言,它比較注重自我鍛煉,從而獲得健康的身體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體現出樂觀的精神狀態,這正是戰勝一切的力量。第三,其中包含了人生哲學。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針對奧林匹克主義進行了定義,具體而言,是促進身、心及精神全方位發展及提升的品質,可以看作一種人生哲學。就奧林匹克而言,它把體育運動同文化及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全面促進了人們身體、心靈及精神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人的潛能及美德,是迄今為止最健全的生活哲學。第四,其中還存在現代哲理,即和諧、自由及健康。奧林匹克主義構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努力的奮斗可以獲得相應的樂趣,通過優秀的榜樣作用,有利于強化教育價值,為相關的倫理奠定夯實基礎。從其倫理價值來看,充分反映了對自由創造、人類文明及人的潛能的尊崇,有利于促進優秀價值觀及倫理的傳播及發展。對人類的生存及發展理念進行科學引導,并為人類同環境和諧發展提供重要保證,促進社會及個人的全面發展。現如今,奧林匹克已經發展成全人類的愿景,伴隨時間的推移,其內涵會越來越豐富,是人類不斷發展的寶貴精神遺產。
在第138次全會中,國際奧委會通過投票表決,允許在奧林匹克格言中添加“更團結”,因而奧林匹克格言也轉變成“更快、更高、更強及更團結”。那么此次修改的意義有哪些?
在今年組織的國際奧委會137次會議中,國際奧委會主席為有效應對后疫情的發展,提出在奧林匹克格言中增加“更團結”一詞。直到20號,該提議在第138次會議中通過投票表決,促使奧林匹克格言變為四個詞語,分別是“更快、更高、更強及更團結”。就奧運活動來說,并非單純地指奧運,而是要通過體育活動促使世界變得“更團結”。省政府研究室處長金世斌提出,基于世界百年未變的格局,全球治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人們應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做事。他認為,體育是不分國界的活動,有利于推動國家及國家間的交流及合作。針對奧林匹克格言來說,在原有的“更快、更高、更強”基礎上添加“更團結”,能夠進一步加深奧運會內涵,使其更具特殊意義,全面提升奧運的影響力。從今年舉辦的奧運會來看,可將其比作一條大船,基于疫情風浪的巨大沖擊,針對當前的世界格局來看,應一起攜手共闖難關,這也是國際新格局建設之下的全面體現[1]。
新奧林匹克格言通過之后,奧委會主席巴赫曾指出,相較于各個國家類似于孤島似的工作,若是各國之間進行積極協作,將會收獲更為顯著的成效。不管是在抗擊疫情方面,還是開展奧運活動方面,其觀點都具有非常關鍵的現實意義。相關研究人員曾指出,“更團結”對奧林匹克精神更為重視,注重的是無論你是哪一個民族、哪一個膚色、哪一個信仰、哪一個主義、哪一個國家,大家都處于相同的起跑線,且都是在相同的運動場進行競技。當添加了“更團結”詞語之后,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現階段世界的發展趨勢,以及各國及民族的發展趨勢。現階段,世界正處于百年未變的格局中,在這樣的格局中,應做到穩定及鼓舞人心。不管在哪國的奧運會中,我們都應做到團結拼搏,進一步促進奧運會價值觀的發展,幫助百年奧運史增加新篇章。
原來的奧林匹克格言,最早是在1913年首次提出,在其中添加了后綴詞,雖然看起來是比較小的改動,其中卻大有乾坤。針對奧林匹克格言來說,它不但是體育精神,還充分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是代表人類的精神符號[2]。這次添加格言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疫情的影響,奧委會主席巴赫提出,現階段,我們應切實做到團結一致,這不但是對抗各類風險的需要,也是人類應該面臨的挑戰。現階段,世界各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若是僅憑個體,是根本不能有效應對挑戰的。對此,想要全面達到“更快、更高、更強”,有必要做到一起應對挑戰,需要大家團結起來[3]。
基于這次奧林匹克格言的改變,類似于百年之前格言提出時的情況,都屬于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且它是扎根于歷史發展脈絡中的,它類似于一個路標,充分反映了前行及限速等狀況。啟蒙運動促進了現代化及全球化的發展,基于“更快、更高、更強”的發展,就是其精髓體現,該思想發展了一百多年,到目前為止,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更快、更高、更強”已經很難滿足如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且還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如自然災害,自然災害能夠在短時間內就中斷現代文明,因此世界人民應該團結一致,促進“更快、更高、更強”的發展。它屬于語氣加強詞,感覺像是將“更快、更高、更強”發展到底的意思,但是它也有一定的保留,在這之后添加了保障,即“更團結”。雖然中間沒有彎路,但確是一個換擋的過程。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它同古代及現代之后的時代是存在差異的。根據歷史學家的角度,現代是非常漫長的時間,而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該條格言都將伴隨我們前進,究其原因,是由于“向外探索”已經很難進行微調了,只有轉彎抑或是減速才行。因而,我們應學會團結,盡可能地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
“奧運圣火”是不會燃盡的,205個國家及地區的奧委會,還有難民代表團打破了疫情之下封閉及割裂的格局,將世界人民再次集中在一起,一起呈現了精彩的奧運賽事,充分彰顯了團結的力量。在這一過程中,奧林匹克格言由“更快、更高、更強”轉變為“更快、更高、更強及更團結”,使其內涵產生了新的變化,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起來。通過“更團結”一詞,不但彰顯了奧運會個人的“搏擊”等競技精神,還全面體現出一個團隊及全人類的協作理念,使得奧運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是疫情蔓延全球之后的人類共同呼聲。奧運團結精神,有助于全面提升團結一致的信念,還有共克時艱的決心,充分發揮了激勵作用。
奧運會主張的團結精神,同我國主張的國際新格局觀點不謀而合。世界各國只有貫徹命運與共的理念,方可應對世界性難題及挑戰。受到極端氣候及經濟增長緩慢等的影響,要明確人類面臨相同的新格局,應做到團結一致,進一步提升必勝的信心,以及攻堅克難的決心,以便更好地應對巨大的挑戰。在各項工作中,團結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我們應對未知挑戰的信心之源,有利于促進國際新格局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推動力量。就世界各國發展來看,在滿足時代發展的同時,也應團結一心,將“更團結”的精神,轉化成“更團結”的力量,強化人們之間的互信,進一步加強共識,從而形成流暢的配合,有效完成銜接,實現人類的自我超越及全力沖刺,匯聚促進人類共同體發展的團結力量[4]。
各界奧運會的順利舉辦,也為我國冬奧會的開展提供了參考。我們應盡量做到精益求精,全面貫徹各項防控措施,在第一時間找出隱患,并運用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通過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各國之間的協作,與國際體育組織進行友好合作,舉辦一屆安全、精彩的盛會,促使團結精神在冬奧會上得到弘揚,為促進國際新格局開辟新篇章。
綜上所述,基于社會的深入發展,再加之經濟全球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國際新格局理念。世界各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若是僅憑個體,是不能有效應對挑戰的。對此,想要全面達到“更快、更高、更強”,有必要一起應對挑戰,世界各國只有貫徹命運與共理念,方可應對世界性難題及挑戰。在滿足時代發展的同時,也應團結一心,將“更團結”的精神,轉化成“更團結”的力量,強化人們之間的互信,進一步加強共識,從而形成流暢的配合,有效完成銜接,實現人類的自我超越及全力沖刺,匯聚促進人類共同體發展的團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