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吉華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眾創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而且對于提高大學生專業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和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并在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途徑。然而,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程度不夠,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提升的進程。本文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融合的視角,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途徑,以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專業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系統性,與教學實施過程銜接不夠深入,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目前,不少高校缺乏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過程融合的意識,意識形態的弱化直接導致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過程融合行動的滯后性。高校并沒有基于兩者融合的需要,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導致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過程的互為獨立,不能充分利用專業教學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促進作用,造成教學資源嚴重浪費。
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過程的融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需要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特征與專業教學流程,對教學流程進行系統化的設計。然而,不少高校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時,存在較為顯著的碎片化現象,沒有與專業教學流程高度對接起來,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過程的融合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削弱了專業教學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過程的融合改變了專業教學的樣態,需要專業教學做出相應的變革。然而,高校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做出積極、及時的轉變,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過程融合的保障機制不完善,教師素養與兩者融合實施相脫節,教師理論素養較高,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能力不足,基于兩者融合的資源建設不到位。
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實施過程的融合應進行系統化設計,強化兩者融合實施的意識,并基于兩者融合需要優化頂層設計,對教學流程進行重構,并做好保障措施。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需要轉變教學思維,確立融合式思維,并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的需要,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1.確立融合式教育思維
眾創時代背景下,高校育人使命不斷提升,除了培養專業素養精湛的高素質人才外,創新創業能力也成為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創新創業教育正是基于這一時代的需要,它與教學過程的融合是必然趨勢。因此,高校應基于眾創時代背景,積極轉變辦學思維,確立融合式教育思維。高校除了與外部環境進行高度融合外,還應致力于高校內部教育生態,積極促進內部要素的融合,使高校教育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教學生態。
2.提高課程體系完善度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融合應自然地植入專業課程體系,如此才能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性和有效性。高校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融合的需要,圍繞創新創業教育開設課程,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并根據選修課和必修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好學時比重,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落實。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融合應做到全流程融合,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深度融合。
1.導入環節滲透創新創業教育
導入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應基于導入環節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導入環節有機地滲透創新創業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創新創業的有關故事、人物等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借助創新創業的故事和人物等,感受到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并為創新創業環境所感染,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并將專業學習與創新創業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
2.課堂教學滲透創新創業教育
課堂教學是專業教學的關鍵,教師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融合的需要,對專業課堂教學進行優化,改變死板教條的講解做法。如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借助創新創業成功典范作為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從案例中探究創新創業理論和知識,并從案例中汲取創新創業的有益經驗。通過案例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和理論學習,也較好地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展。
3.實踐教學滲透創新創業教育
實踐教學時專業技能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融合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設計時,可以發揮項目抓手作用,以創新創業項目為載體。如此,既可以給學生實踐學習提供抓手,也給學生創造創新創業實踐的機會。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融合需要落實好配套的措施,不斷完善教學保障機制,確保教師能夠勝任創新創業教育,發揮教學資源支持作用,并發揮評價機制的促進作用。
1.提高教師素質
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過程的融合,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教師除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進一步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技能,熟悉創新創業相關理論和實踐,以更好地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避免創新創業教育淪為空洞的說教,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指導價值。
2.完善教學資源
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成為專業教學的重要支持,對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高校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過程的融合,加大專業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開發,除了傳統教學資源外,還應配合專業教學知識和教學內容,開發相應的教學資源,以便教師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時能夠運用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生動性和鮮活性。
3.改革評價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過程的融合,需要教師發揮評價機制的導向性作用,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因此,高校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和教學過程融合的需要,對現有的評價進行變革,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在促進學生專業發展的同時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續發展、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需要。然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系統性,與專業教學融合不夠深入。高校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發揮專業教學優勢,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生專業素質和創新創業素養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