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爾古麗·卡地爾
(新疆阿圖什市第四中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隨著教改的落地,應該不斷創新生物教學。生物科學是一門趣味性學科,怎樣貼合實際地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學會用所學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生活問題,是生物科學實行教改的主要目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各項資源的作用,將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融入課堂,在富有趣味的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為了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活化、趣味化氣息,就應該將理論知識學習和生活經驗充分結合在一起,讓充滿趣味的生物知識貼合學生的生活。面對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生往往不知道其中蘊藏的原理,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探索,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出發,發現存在的問題,將學生組織起來,圍繞趣味性知識進行交流,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更加深刻。對實際教學而言,應該堅持生活化、趣味化原則。
1.1 創設教學情境遵循科學原則。生物科學主要包括大自然的規律及現象,教學應該以科學為主,嚴謹求實。事實上,生物科學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習生物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研究其成長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場景設置,讓學生對教材上的內容形成深刻的認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各種現象,嘗試著解釋其原理。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設置情境能夠有效促進生物教學效果。
1.2 生物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教改實施之后,提出了課堂主體應交由學生的觀念,所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本。以前,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但并不明白這些教學內容的真諦,停留在非常淺顯的表層,,印象不深刻。這種非常單調的學習方式并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致,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生活化和趣味化原則,積極學習,及時發現問題并主動尋找解決方案,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教師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各位學生對這些思路暢所欲言,以這樣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能夠明顯提升教學質量。
1.3 生物教學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生物教材上的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觀察,運用所學、所知、所悟認識這些現象。
所以,生物教學應該與實際充分結合,教師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講述乏味的知識點。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點解釋生活中的各種常見現象,這樣一來,學生會更加注意觀察生活,讓學生感到非常新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留心日常生活,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探究自然現象,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1 創建緊密聯系生活的趣味化情境。生物知識點的學習應該堅持趣味、生活化原則,教學方式應選擇讓學生感到新奇的新穎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一些游戲環節的設置,采取流行方式闡述乏味的知識點。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說出一句當下比較流行的詞匯或者句子,讓學生以肢體動作傳達給其他同學,按照這種方式進行傳遞,最后指定一位學生說出自己感受到的意思。經過不同學生傳遞之后,所要表達的意思極有可能出現偏差,更有甚者,還有可能完全替換觀念,完全偏離最初的信息,通過該游戲環節,學生就會對基因突變有更深的理解。將這種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相比,毫無疑問,課堂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現場,而是讓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學生更愿意聽講,教學質量和效率大大提升。
2.2 提高主觀能動性和興趣。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他們在課堂上的踴躍表現,讓教學充滿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提前知道課堂講解的知識點,學生預習教材上的內容提出疑問,通過自己摸索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陳述自己的觀點,再由同學進行點評或補充,最后得到答案。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充分準備,提前設想學生有可能提出的相關問題,采取具有說服性的方式進行解答,如引經據典。面對問題,學生經過思考之后得出自己的答案,再經過論證、交流確定最終答案,能夠充分消化知識,有利于提升綜合實力。現階段,與生物相關的成果層出不窮,學生對很多生物科學知識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要充分發揮各項資源的作用,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與生活現象相結合闡述相關知識點。無論是克隆,還是轉基因食品等,這些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事物與生物科學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以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生活化、趣味化可讓生物教學充滿趣味,這種創新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采取這種創新教學模式,學生踴躍參加,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識點,教學效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