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麗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數學實驗課堂是指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個人實踐,進行概念知識和題目的探索、思考、分析和歸納等思維活動,最終獲取解決問題和概念吸收的一種教學過程。該過程是以學生的自主實踐和探索為特征,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新型學習方式。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課堂上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吸引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
數學實驗的開設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傳統的數學課堂更加的生動活潑,鼓勵學生以更加積極陽光的態度參與到課堂中。那么如何開展實踐教學呢?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在課堂上巧設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者就是開發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內容,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堂實踐,逐漸開發學對于數學的新奇感,增加每個人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將其創設成實踐探究的模式,在課前組織學生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平面圖形,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實物中帶來一些拿到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互相之間的討論學習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互相之間圖形的特征進行比較,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比如讓學生對自己的圖像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圖形的邊和棱,觀察長方形時也要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進行比較測量,這樣更容易發現正方形的各邊相等,而不相等的則是長方形。同時讓學生在測量中觀察長方形的對邊長度是否一致,通過測量觀察確定圖形的特征和特點。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很輕松的發現數學概念、吸收數學概念,借助測量邊長的實踐活動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心理特征。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順利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數學知識中包含各種各樣的難點和重點,而實驗教學中是否能讓學生順利的掌握概念中的難點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問題,而實驗課堂的開設恰到好處的解決了以上問題,為了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到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設計數學實驗的時候將難點和重點融入其中,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更快、更全面的建立起數學知識框架,進而突破數學教學“難”這一說法。
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換算”的相關內容的時候,這一節的知識直觀的看很簡單,但是讓剛接觸單位換算的小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質量之間的換算。在實驗課堂上借助提前準備好的測量工具讓學生直接開展實踐感受,比如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學生準備邊長一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組織學生組內合作將其組合成各種各樣更大的正方形,組合完成以后,再次去測量正方形的邊長,通過尺子上的讀書來直觀感受“1cm=10mm、100cm=1m、1分米=10cm.”這樣從小到大的感受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妙,通過很小的實驗探索數學的難點。又比如在學習“余數一定比除數小”這一難點概念時,如果直觀的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單憑教師課上講解,因為這一概念本來就比較抽象,學生也不易理解。因此可以將該課堂設計成讓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分別從一堆火柴棒中分別拿出3根擺個三角形,然后看能擺成幾個三角形,后面剩下的1根、2根、0根就是余數。這樣一來這一難點問題就迎刃而解。
數學學習中,學生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而有時候單純的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答疑解惑的目的,若是能將這些疑惑中的一些問題通過實驗的方式解決,那么將會給學生和教師更多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且數學實驗的開設也能讓學生以更加投入的態度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愛。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知識時,在教學其中的垂直于平行關系時,就可以利用實驗課堂來開展這方面的學習。考慮到學生正處于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的年紀,在平時生活中學生也會見到相似的例子,但在課堂上沒有引導,學生很難直接想到。這時候教師應進行相對的引導。比如引導學生觀察黑板的上下邊,教師窗的上下邊、以及桌子的對邊等等。當說到垂直時,組織學生提前觀察桌子的角,組織學生用量角器量一下桌子的角度大小,通過觀察和測量就可以看到垂直的內在特征。這樣就可以經過簡單的觀察認知了解平行與垂直,教師先采用簡單的方式將書本知識進一步的生活化,最后在用專業的知識對概念進行相對的補充。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認為的垂直和平行表述出來,這樣就可以通過實踐加討論加深學生對于概念的把握。此外教師還可以給予表現積極地學生一定程度的物質獎勵,這樣的話更能激勵學生大膽發言,養成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總之,小學數學實驗課堂的開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將數學中的很多難點通過動思結合的方式進行解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