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啟斐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 山東 濰坊 261100)
學生在步入高中的學習生涯后,將面臨人生當中重要的考試,那就是高考,而高中學習生活相對于枯燥,繁重的學習和課業生活,是高中生所要面臨的事情。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太多,而高中生物作為一門全新的學科,要想學好,也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重視學生生物核心素養的養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答,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站穩腳跟,活躍高中生活。
隨著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既要重視高中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視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自身能力,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自身實力也是前提和幫助。而高中生物,作為一門全新的高中課程,以培養學生生物知識與水平為要求,建立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就是在幫助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提升學生的成績和對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1]。
2.1 利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以人為本”的觀念逐漸受到教師的關注。生物教師應結合新時代的背景,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積極的情境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充滿整個課堂,活躍課堂氣氛,成為課堂的實際受益者。從而改變以往的灌輸的教育方式,讓學生自主的探索生物知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思想和觀念,教會學生面對問題時,進行自我思考,自己尋找解決辦法,提高學生的效率與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也有助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課堂活力,并讓教師實時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程度,加強課堂的學習效率,重新定義了師生關系。
例如教師在講述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根據分子與細胞的特質,來創造模擬情境,邀請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讓身高體質各不相同的學生進行分組來扮演分子與細胞,這樣既能夠有效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大大的加強了高中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有效的提升了高中生的效率,節省了高中生的時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利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并有效地建立學生核心素養。
2.2 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育體制下,引導學生建立核心素養是十分困難的。在以往的教育思想下,教師多以在講臺上講課為主,以教師講課為中心,學生被強制拉到上課中,進行被迫學習,從而阻礙了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渴求,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生物教師應改變教育理念,將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受益者,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指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養成和提升,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2]。
例如生物教師在講述《遺傳與進化》的課程知識點時,生物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班級中的學生,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進行組內學習討論,暢所欲言,而教師則在一旁鼓勵學生發言,并耐心聽取學生對于本節課的講解,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自我思考,發揮學生的主觀性。教師在指引學生遇到問題時,自己思考與解決問題時,就學生不對的問題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3 重視科學實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生物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是一門動手能力很強的學科,生物教學具有研究性,而研究對象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科學實驗是生物課程的基本內容,但由于高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往往不被教師所重視。而重視生物實驗,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生物實驗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實驗,可以自主發現問題,通過自己思考進行解答,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認知和學習,對學生的綜合實力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3]。
高中生物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并且貫穿了整個高中生的學習生涯,在教育改革背景的要求之下,學好高中生物,不僅僅是要在成績上取得突破,還更加重視了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建立與養成。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要求,也不僅僅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任務,也是其他學科的任務,因此教師要從多角度進行發出,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的發展鋪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