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容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學 福建 福安 355000)
初中生的理性精神、邏輯思維能力發育狀態基本達到了理想水平,常規的做法是由教師主講生物概念,演示生物實驗,初衷是要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掌握生物概念,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初中生不僅無法自主學習生物知識,還養成了惰性記憶習慣,難以獨立解決生物問題。歸根究底,是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下這一原因所造成的,所以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那么,如何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比較可行的方式便是由初中生物教師統一設計導學案,標注學習任務、學習流程、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學習方案整理資料、分析問題、操作實驗、歸納概念,由此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學會學習。具體而言,初中生物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利用學案實現導學指導:
預習案是針對預習環節所設計的導學案,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讓學生主動遷移認知經驗去分析、解釋生物概念,以便有效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經過有效預習,初中生在生物課上的學習行為也會隨之發生改變,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更高、思維活躍度更好,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針對預習指導特點去設計預習案,積極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就如在“環境對生物的影響”一課教學中,我就設計了預習案,具體內容為:
1.1 學習目標。說明生物生存所與環境的直接影響,舉例說出生物的生存環境特點。
學習控制實驗變量與設計對照實驗的方式方法,通過實驗活動證明環境對生物生存有直接影響。
1.2 學習重點。說明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要素,從生物因素與非生物因素兩方面進行說明討論。
總結出控制實驗變量與設計對照實驗的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
1.3 學習檢測。
(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要素有( )種,一種是( ),一種是( )。
(2)探究活動一般是從( )、( )開始的。
(3)生物因素是指( ),對照實驗是( ),控制實驗變量的方法有( )。
……
利用預習案,本班學生則可有針對性地去學習生物知識,閱讀生物教材,然后憑借自己的知識印象完成填空題,而這就可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讓學生順利實現有效預習。
生物課程屬于自然科學的分支,自然也就需要引導學生參與生物探究活動,讓學生以探究形式去建構生物概念。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有序突破各個探究任務呢?初中生物教師則可設計探究案,標注具體的探究流程、探究步驟,據此改善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讓學生有效內化生物概念。
就如在“觀察植物細胞”一課教學中,為了明確探究任務,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植物細胞的基本特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我就設計了探究案,具體內容為:
任務一:閱讀生物教材,參與細胞觀察實驗活動,總結細胞結構的基本特點,列表歸納探究結論。
任務二:總結并練習使用顯微鏡,以小組討論形式參與。
歸納制作植物細胞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歸納植物細胞的具體特征。
任務三:解釋細胞結構的基本構成。
根據探究案,本班學生基本都能有序完成課堂探究任務,而這就有利于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而且,第一個探究任務以學生的獨立學習行為為主,第二個、第三個探究任務則需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生成生物知識意義。
復習案如同預習案、探究案一樣,有著特定的使用場合,即在復習階段引導學生歸納生物知識的內在關聯,引導學生查漏補缺,使其逐步形成學習反思意識。為此,初中生物教師就要設計復習案,指導學生及時歸納生物知識、學習方法,使其反思個人不足,自覺復習、鞏固生物知識,從而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
一般情況下,在設計復習案的時候,我會設計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要求學生圍繞復習主題去整理生物知識,自制思維導圖,據此引導學生展現生物知識結構;第二項內容則是“專題檢測”板塊,我會整理中考真題、經典模擬題,讓學生自主遷移生物所學內容,使其及時解題,以便逐步提升學生的生物解題能力,讓學生進一步內化生物知識??偠灾?,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利用導學案組織學科指導活動的基本目的是要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自主建構生物知識,使其漸漸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初中生物教師便要在預習、探究與復習指導活動中建構生物知識,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主、能動的探究狀態,以便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