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烏芽
(福建省泉州臺商投資區上田小學 福建 泉州 362121)
1.1 家長教育觀念需要更新。父母既是孩童成長路上的指明燈,也是兒童成長階段的良師益友。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不單單涉及學生與教師,還需要家長的認同和理解。但就當前社會來看,部分家長對銜接工作的認知存在偏差,這主要表現在其對銜接工作認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舉例來說,一部分家長認為小學科學年紀尚小,所以加倍寵愛,其往往認為孩童在小學科學階段僅僅需要身心快樂,因此忽視了兒童的生活技能和學習理論的學習,導致兒童在步入小學階段后難以靜下心來認真學習。還有一部分家長恰恰相反,其功利性較強使學生加大知識學習的強度,對兒童的自身興趣培養有所忽視,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兩種教育觀念都成為低幼銜接工作中的雙重阻力。
1.2 學生對身份變化較難適應。幼兒園和小學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環境。一方面,從上課環境來看,幼兒園大多以活動室、生活區為主,而小學需要接受相關課業教育,因此教學環境以學習教室為主,學生的活動、休息時間會有一定程度的縮水。這一教學環境的變化,就需要兒童適應由“小學科學”到“學生”身份的轉變,同時要在適應環境變化的同時完成相關階段的學習任務。
2.1 強化教職人員的綜合素養。在進行低幼銜接教學時,相關教職人員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人文素質和教學素養,優化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由于在開展低幼銜接活動時,大多數年輕小學科學教師缺乏人文素養,教學的認知在進行人文素養,自我培訓時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職業和年齡等因素,而大多數教學人員在教學時其融入人文素養教學的深度較淺。所以在進行實際管理時,小學科學教師人文素養應當對其進行進一步提升,不斷推行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在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下,小學科學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文素養;進行低幼銜接活動時,應當以自身作為榜樣,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宗旨,幫助小學科學學生建立起完善且良好的禮儀觀,使小學科學學生在進入小學學習后,意識到尊重別人的重要性。
2.2 正確認識低幼銜接教育。在低幼銜接教育中小學科學教師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是保證有效銜接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小學科學教師在低幼銜接教育中所應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會對低幼銜接教育的教育質量與效率產生直接影響?;诖?,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有效銜接教育。如果小學科學教師對于低幼銜接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正確,就不能充分發揮低幼銜接教育的作用,甚至可能會導致低幼銜接教育中存在盲目銜接、突擊性銜接等問題,嚴重挫傷小學科學學習的積極性?;诖?,要想實現低幼銜接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求幼兒園、小學科學教師能夠對低幼銜接教育有正確、清晰的認識,并通過多種途徑來提升自身對于低幼銜接教育的認識,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幼兒園需要正視到小學科學教師在低幼銜接教育中的重要性,通過多種形式來組織小學科學教師參與到低幼銜接教育培訓與再教育工作中,在日常的小學科學教育中就要滲透低幼銜接教育理念,最終實現有效的低幼銜接教育。幼兒園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組織小學科學教育講座,讓小學科學教師的在職研究獲得有利支持,通過多種足措來提升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并使得幼兒園的整體素養提升。
2.3 通過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更好地進行低幼銜接。想要培養一個人的能力,教師就要從小學科學這個年齡段抓起。從小培養起來的習慣和能力能伴隨人的一生。因此,教師對小學科學傾聽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學習哪一門學科,學生都少不了傾聽。學生如果不具備傾聽能力,其以后的成績也不會太好。教師要在教學中把握好培養傾聽能力的時機,抓住一切能夠利用的機會,去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然而,許多學生還做不到傾聽他人,甚至是假聽。他們看起來做得很正經,但其實早已經走神。傾聽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也是一種技巧。傾聽需要用心,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耐心和鍛煉來發展這類能力。傾聽是理解別人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獲得良好的傾聽效果,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傾聽的藝術。每個人在班級內都渴望被尊重,當自己說話被別人傾聽時,心靈也會變得愉悅。因此,在課堂中,教師也應為學生不斷滲透這種思想,使其學會傾聽他人的說話,并養成學會傾聽的好習慣,明白傾聽的作用。
總之,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一定要注意低幼銜接,以引導的方式,從培養興趣入手,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將孩子帶入情境中,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孩子形成科學理念,學會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對待和處理身邊的事物。同時要多鼓勵孩子們進行討論、辯論、爭論,這也是一種科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