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甜甜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 山東 濰坊 261100)
高中化學教學主要以實驗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化學實驗的前提基礎。在魯科版化學課本中,化學實驗的難度較大,學生學習相對比較困難。如果只靠書本內容的學習是很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對于化學概念的學習也不夠扎實。因此,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要對高中化學實驗重視起來,為了提高學生自主性,要加入實踐操作這一環節,引發學生多個方面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大膽想象、敢于創新,不被條框所拘束,根據固有的知識探索新穎的實驗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是化學知識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對化學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化學的學習不能只是依靠于課本中文字圖片的理解,更要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化學實驗的能力。在化學學習中,化學概念知識繁多,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學習興趣,不利于化學的學習。因此,教師改進化學實驗教學的方式,豐富課堂的學習氛圍,組織學生自己操作進行實驗,鼓勵他們積極踴躍的參與進來,讓學生深入理解化學教學,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效率[1]。
2.1 創設實驗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能力。許多高中化學知識超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但是如果教師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一些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實驗操作的時對抽象化學概念進行概括,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思維,也可以塑造學生意識,讓學生產生對此原理的好奇心,激發學生主動參加到實驗操作中,在實驗的操作中加深對實驗知識的理解[2]。比如,在學習魯科版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生活中哪些東西可以使發黃的衣物變白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理是什么?”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問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并作出假設:漂白劑可以使黃色的衣物變白。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將變黃的碎布放入家用漂白劑中,等其充分反應后,拿出碎布觀察其顏色變化。學生會發現發黃的碎布顏色變白了。這是依據:次氯酸鈉可產生氯自由基——是一種可與許多物質起反應的氧化劑。讓學生在親自操作中明白,NaClO在水中極易發生水解,或與CO2反應生成HClO,從而表現出漂白性實。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探索,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快速準確的寫出相關方程式。
2.2 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大部分都是探究操作性實驗,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進行實驗操作。因此,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需在學校配齊實驗工具的情況下,按照實驗室規章制度和流程,并結合教學課本內理論指導進行實操訓練。在化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要有師生互動的環節,老師和學生共同操作,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要適當介入,給學生提出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案,師生共同操作,同步理解知識,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通過在實踐操作中了解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實驗蘊含的原理,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3]。
2.3 利用媒體技術,完成實驗內容。在化學考試中,有許多化學實驗的題目,有些實驗不能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但是也不能只局限于圖片文字形式的講解。另外,教師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不能保證所有的實驗器材都齊全,或者是有些實驗操作起來存在安全隱患不能在課上為同學展示出來[4]。比如,實驗室里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混合并加熱反應會生成黃綠色的氣體——氯氣,我們都知道氯氣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讓人聞起來十分不舒服。不僅如此,氯氣在吸入后還會溶解在呼吸道黏膜所含的水分里,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害。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媒體技術,把這些實驗過程都清晰地演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理解實驗所需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加深學生的印象,進而思考分析實驗存在的原理,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創造的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理論聯系實踐,透徹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動手的能力。一方面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提高成績,另一方面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