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華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衛中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物理是高中教育中的主要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到了高中知識深度和難度持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比較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的幫助和引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還可以進一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扎實物理知識基礎,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合作學習效率的關鍵在于分組環節,在傳統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注重小組結構的均衡性,分組過程中的隨意性較強,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平平,甚至會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次數不多,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提高對分組環節的重視,盡可能的實現小組成員間的優勢互補[1]。
例如,在分組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可以通過系統的能力測試,增強分組的精確性,然后根據學生成績、性格、學習態度進行分組,使小組成員能夠各司其職,通過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進一步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提高班級中的整體水平。
考慮到高中物理的難度,為了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意把控合作學習內容,控制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將學生帶入恰當的合作氛圍,隨著小組成員間的慢慢磨合,學生的學習會漸入佳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例如,在人教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明確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在設計合作內容時,教師要把握合作內容,確保合作內容的合理性,教師可以設計簡易的重力實驗,提高學生配合的默契度,活躍課堂氛圍,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教師的課堂講解提供助力。
考慮到高中物理學科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教師要注重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在教學中設置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形成多元化的學習思路,有效的避免學生思維的固化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2]。
例如,在人教版“向心加速度”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實例,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如:“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近似于勻速圓周運動,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這個力可能沿著什么方向?”、“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個小球由于線的牽引,繞桌面上的圖釘作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受幾個力的作用?這幾個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為了節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讓同學自由選擇一個實例,不要求學生回答的非常準確,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生的思考,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讓他們能夠對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有初步的感知。
高中階段的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并且在學習中也逐漸準備自我控制能力,在應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合作時機,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既能節約課堂時間,又可以提高合作學習效率,為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奠定基礎[3]。
例如,在“原子核的結構”的教學中,對于概念性知識和淺顯易懂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行掌握,本節內容的教學重點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及其規律,以及原子核的組成,因此在合作學習環節,教師可以從三種射線的本質,和如何利用磁場區分作為切入點,進行合作內容的設計,當學生掌握基本概念性知識后,進行合作學習難度的提高,培養學生自學和歸納能力,強化合作學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設計合理的合作內容,把控合作時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自主探究能力,活躍學習思維,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確保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